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技术 | 养殖过程中控制氨氮含量的八个小方法

来源: 科学养殖| 2017-3-8 09:06
  一、 彻底清池。每年养殖生产结束后,要将池底淤泥全部清除,进行曝晒。第2年放苗前,使用生石灰、漂白粉、高锰酸钾等氧化剂对池底彻底消毒。生石灰可改善池子底质,杀菌消毒,并使池水保持微碱性,有利于硝化作用的进行,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消毒剂。

  二、 淤泥较深的池塘可种植一些大型水生植物,约占池塘面积的1/3,其根须可吸收淤泥中的有机物质。池塘中的浮游植物可充分利用水体中的氨氮。使其不能积累到有害浓度。

  三、 按营养需求合理配制饵料,控制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和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分,防止过多营养流失避免发生富营养化。


  四、 在池塘中混养一些以有机碎屑为食的滤食性鱼类,可降低有机物的积累,减少氨氮的产生。

  五、 使用增氧机,促进水的流动,可以增加底层水的氧气,有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同时,氨氮由浓度较大的底层升到水面,可促进氨氮逸出。

  六、 池底有机质太多时,应使用高锰酸钾、过氧化钙、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生石灰、漂白粉等氧化剂。水中氨氮浓度太高,不能及时换水时,可在水体中添加沸石和麦饭石。

  七、 控制水体PH值。在相同水温下,PH值越高,总氨中分子氨占的百分比越大,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也就越大,据研究,在水温25℃时,PH值为7.0时,分子氨占总氨的0.57%,PH值为9.0时,分子氨占总氨的36.0%。因此,控制PH值在合理范围内能够降低氨氮对生物的危害。

  八、 在工厂化养殖池中,可通过培养单胞藻、换水、倒池、池底吸污和曝气,控制氨氮的积累,用活性碳、沸石、麦饭石等吸收水中氨氮,或使用氧化剂直接消除氨氮和有机物质。

收藏

已有72 人点赞

  • 游客865

    游客865

  • 游客797

    游客797

  • 游客90

    游客90

  • 游客677

    游客677

  • 游客230

    游客230

  • 游客246

    游客246

  • 游客100

    游客100

  • 游客579

    游客579

  • 游客50

    游客50

  • 游客874

    游客874

  • 游客28

    游客28

  • 游客766

    游客766

  • 游客912

    游客912

  • 游客549

    游客549

  • 游客285

    游客285

  • 游客717

    游客717

  • 游客761

    游客761

  • 游客453

    游客453

  • 游客669

    游客669

  • 游客646

    游客646

  • 游客114

    游客114

  • 游客794

    游客794

  • 游客307

    游客307

  • 游客278

    游客278

通心粉二维码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