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正处在夏秋交替,温度变化活跃,由于温差引发的水体对流频繁发生,这里我归纳一些经常碰到鱼吃食不好的因素,供大家参考。 鱼不吃食,大多是和溶氧与温度有关。温度适宜,消化酶活性高,分泌消化快,鱼的吃食量就会加大,水温20~25℃是消化酶最活跃的水温,所以此时会吃得更多。当超出15~35℃这个水温范围,鱼的吃食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所以冬天鱼吃食量少,吃食的欲望小,是由消化酶的活性决定的。同样的道理,当温度高过了消化酶的活性范围,也是会抑制鱼吃食的欲望,这就是温度过高,不宜大量投喂的缘故。 温度影响鱼的吃食,由于人体能感受到温度的变化,所以很好理解,但溶氧影响鱼的吃食相对就不易查觉。鱼生活在水体中,氧气的摄入,是通过鳃丝,有些鱼是通过鳃上器、皮肤、肠道和水体进行交换获得氧气,一旦水体中氧气不足,鱼就会浮出水面,从空气中补充氧气。一旦浮出水面摄入的氧气都还不能维持生命的需求,那鱼就只有面临死亡。而鱼吃了食物进入肠道,消化是要消耗大量氧气的,所以鱼从趋利避害的角度,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在水体中氧气不足的情况下,鱼就出现少吃食或是停食。当发现鱼在料台吃料后,头一冒一冒地,检测料台溶氧就可以得出,此时溶氧偏低,短期内就会出现鱼的吃食量减少。 这种水体中的溶氧偏低,容易出现在一些高密度养殖、水体过肥或是过瘦的精养塘。水体过瘦时,水体中藻类太少,由于藻类光合作用产氧不足,所以导致溶氧过低。对于一些水体表面有一层藻富集,但用手撇开表层水,却发现表层水下面相当清澈。如出现这种情况,养殖户就应特别小心,此时藻类结构单一,且在很大程度上有迷惑性,单看水色还可以,其实危险已经开始了。前几天就有养殖户因为这样的水色,损失了一两万斤鱼。显然,通过补充活藻素和氨基酸、乳酸菌与碳源,丰富藻类的多样性,是最佳的选择办法。 除了以上两种情况,缺氧引发的鱼不吃食,最难判断的就是鱼机体的假性缺氧。水体中溶氧充足,但由于鱼的机体病变或是炎症引发血液中的氧不足,也是引起鱼吃食不好的因素。 在生产中,最常见的就是鳃丝有炎症,引起的病因,可能是真菌,也有可能是细菌,还可能是寄生虫引起的继发性感染,让鳃丝变得肿胀,黏液增多,部分失去了和水体交换溶氧的功能。如由柱状黄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烂鳃 ,或是由真菌引起的鳃霉,大量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中华鳋寄生等,都会引起鱼吃食量的下降。所以在发现鱼吃食量降低的情况下,一定要进行这方面的镜检,对症用药。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杀虫药,会对鱼的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使用过量也容易引起鱼吃食量下降,或是停食。在使用过量的情况下,根据药物的酸碱性,药物成份选用对应解毒药品。 如果鱼不吃食,已经检查了上面的这些因素,都没有找到原因。首先那就应顺着鱼的消化系统,查找肠道、胆囊、肝脏,从消化系统查找原因。鱼的肝脏是分泌消化酶的器官,而胆囊是暂时贮存消化液的器官。平时肝脏分泌的消化酶,通过胆小管贮存在胆囊里,当鱼吃食时,再把胆囊里的消化液回流到肠道。如果肝脏、胆囊、肠道之间的连接管道出现炎症,或是寄生虫堵塞,就会阻碍消化液回流到肠道,降低了肠道内食物的消化,引起鱼吃食的欲望降低。其次,观察鱼的肠道有没有寄生虫,或是炎症。像绦虫、棘头虫、孢子虫在肠道内大量寄生,都会引起鱼吃食量的降低;如果有炎症,剪开肠道会发现肠壁发红,或是有黄色黏液。针对以上情况,处理起来首先应是内服消炎药,如硫酸新霉素、甲砜霉素、恩诺沙星等,如果有虫再内服杀虫,如用吡喹酮、盐酸氯苯胍等。 最后,水体指标如氨氮 、亚硝酸盐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也是引发鱼吃量降低的参考因素。由于分子态的氨会损害鳃的表层组织,阻碍了氧气和废物通过鳃小片与水体进行交换,从而降低了血液中的氧的浓度。呈现出慢性氨中毒的症状,生长减慢,吃食减少。另外亚硝酸盐过高,会把血液中负责运输氧气的亚铁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子,从而失去运送氧的能力。让血液中的供氧不足,也是引发鱼突然吃料不好的因素。解决的办法就是要降低亚硝酸盐、氨氮的毒性,增加水体中溶氧,促进氮素循环的通畅,补充微生物如芽孢杆菌、硝化菌分解转化。 总之,鱼吃料不好,排除饲料品质,气味变化等因素外,则就是水温、溶氧、水质与消化系统疾病等几个因素,逐一排查,认真对待,就一定能找到鱼吃料不好的真正原因,对症用药,就一定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