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9日,湖南怀化一大水库,天气闷热杀蓝藻导致水库大量鱼儿死亡。简直是 “惨绝鱼寰” ! 此等惨案的出现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下面大家就跟着我这个“鱼儿侦探”,一起深挖这桩案件的缘由,以防后患! 鱼儿的死因 尽管立秋时令已过数日,全国大范围地区仍然深受高温的困扰,湖南怀化亦是如此。烈日炎温下,未能及时检测调水导致蓝藻繁殖迅速,又因控制不当,藻类全部被杀死,进而引发鱼儿来舍身陪葬…… 水体蓝藻暴发原因 1. 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大量存在且比例失衡 磷元素容易被底泥吸附,故磷是养殖水体中所有藻类的限制因素,蓝藻也不例外。相比其它藻类,蓝藻在磷源充足的水体中具有“疯长”的绝对优势。 这是因为蓝藻属于一种原始的真核生物,它像大豆固氮菌一样,天生就有固定氮源的功能,也就是说蓝藻在繁殖的过程中不需要氮源,只要有磷源就能快速的繁殖;再者蓝藻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产生了一种能使自己漂浮的特殊器官——伪空泡。 这种器官能使蓝藻漂浮在水体表层,从而使蓝藻较其它藻类具有优先利用光能的优势,而蓝藻一旦在养殖水体中形成优势,会大量漂浮在水体表层,遮光并优先利用阳光,使其它藻类无法利用光能,无法繁殖,最后整个养殖水体中只有蓝藻。 2. 蓝藻喜高温、静水、强光的环境 在春天水温较低,加上养殖户饲料投喂量相对较少,养殖水体输入的营养元素相对夏天较少,蓝藻爆发的概率小。进入夏季,天气晴朗、无风、光线强,养殖户饲料投喂量加大,养殖水体营养输入增多。 此时如果养殖池塘中有蓝藻藻种,就会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例如黄河水体严重富营养化,但水体是流动的,所以黄河里几乎没有蓝藻出现,当然在其它流动的河道里,几乎看不到蓝藻,即使有也不会形成优势种。相对静止的水体,如太湖经常有报道蓝藻爆发的新闻。 3. 养殖水体里蓝藻大量繁殖,与养殖户的日常管理有很大关系 正常情况下,水源可能会存在蓝藻藻种,如果养殖户采取不进水或者进水后马上培水,用单硅酸培植绿藻、硅藻等繁殖起来,蓝藻消失为止,这样蓝藻就不会大量繁殖,更不会大量暴发。有时养殖户进水,水源里的藻相结构是还可以的,绿藻、硅藻、隐藻等都有且占有优势,蓝藻很少。 但进水过程中,池塘内形成水流,池塘底部的一些虫卵被水流冲起而到水体表层,这些虫卵在阳光照射下会很快孵化,纤毛虫、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孵化以后,在池塘里大量摄食小型藻类,如绿藻、硅藻、隐藻等,蓝藻个体比较大,这些虫体不能摄食。一段时间后水体里会只有虫子和蓝藻,而其它藻类都已不复存在。 水体蓝藻过多的危害 1. 蓝藻大量繁殖,最后形成优势种,在此过程中蓝藻会产生大量蓝藻毒素,限制其它藻类繁殖,从而使水体藻相结构不正常,藻相单一,最后只剩蓝藻。 2.养殖水体中如果只有蓝藻这一种藻类,如果水体当中存在的主要是微囊藻,通常情况下 pH会很高,9.0以上,养殖动物长期生长在这种水体中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影响生长速度放缓。鱼苗和虾苗在这种水体里成活率会很低。 3.蓝藻大量暴发以后,随着藻类逐渐的老化和死亡,沉积在池塘底部,经过厌氧菌的发酵分解 ,使池塘底部环境严重恶化,发热、发臭,导致池塘底质的恶化。 4.养殖动物对刚死亡的藻类直接摄食,而这些死亡的藻含有大量蓝藻毒素(蓝藻在死亡以后会产生三大毒素:神经毒素、细胞内毒素和肠毒素)以及死亡分解释放大量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养殖动物摄食后,轻者出现肠炎,重者会中毒而死亡。蓝藻大量死亡几天以后,会发现养殖动物(鱼、虾、贝以及河蟹等)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这是因为死亡藻类经过厌氧菌腐败分解,蓝藻毒素慢慢向水体中上层扩散,使养殖动物中毒死亡。 解析蓝藻结构及处理方法 一、蓝藻的危害 蓝藻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很强的藻类,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投料量越来越大,特别是高温季节和养殖后期,蓝藻对鱼虾养殖的影响也日见显现。蓝藻繁殖很快,最快可以在2-3 天布满整个池塘,至夜间水中溶氧会被蓝藻大量消耗或遇到天气突变,藻体会因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当蓝藻死亡后,会产生大量的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水中积累多了就会引起鱼类中毒死亡。 蓝藻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温度。蓝藻繁殖时对温度敏感,水温在17℃以下时,不会大量发生,或者不会对鱼类构成危害。当水温上升到28℃时,由于其它藻类的生长受到抑制,同时又大量被鱼类吞食(温度高鱼类摄食代谢增强),蓝藻很容易形成优势种群而大量爆发。 蓝藻可以改变膨压,在高温强光照的天气情况下,聚集在水体表层,吸收了大部分的阳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时抑制其它藻类的生长。蓝藻的大量繁殖,不断向水体分泌有毒代谢物质,从而影响浮游生物的种群演替、繁殖周期,还可引起一些浮游动物的大量死亡。 蓝藻老化死亡 二、蓝藻的结构 蓝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包括各种水体、土壤中和部分生物体内外,甚至在岩石表面和其他恶劣环境中都可找到它们的踪迹,故有“先锋生物”之称。实际上,蓝藻细胞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 更加详细的结构图示: 1.胶质鞘 蓝藻细胞胶质鞘主要有以下三点功能: ①防止脱水、吞噬和抗菌剂的危害; ②细胞生活所必需的阳离子鳌合; ③固体表面的粘附。 2.细胞壁 蓝藻细胞膜外有细胞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蓝藻细胞壁有4层(LI一LIV),LI和LIII为透明层,LII和LIV为不透明层,最内层(LI)与原生质质膜紧贴,最外层(LI劝表面有隆起的脊和水泡状凸起。 有关资料指出:蓝藻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中含有肤聚糖。 例如:蓝藻细胞均具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肤聚糖,与真细菌类相同,均可被溶菌酶溶解。蓝细菌的构造与C一细菌相似,细胞壁双层,含肤聚糖。 此外,有资料表明蓝藻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中还含有纤维素。 例如:蓝藻的细胞壁含有纤维素,这和真核细胞一样,但也含有胞壁酸,这又是细菌的特征。蓝藻的细胞壁与革兰氏阴性菌十分相似,肤聚糖层薄,外面包有外膜;所不同的是,细胞壁内层含有纤维素层。 蓝藻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3.中心质 4.类囊体 5.细胞质内含物 三、蓝藻的生长 (1)生长期(蓝藻生命周期的前十天) 在蓝藻的生长初期,一般不容易观察出这个时期的生成,但是池塘的一些状况可以看出这个阶段的生成,比如天气高温、水有些发浑、水体中有机质丰富等,如果池塘具备了这些特征,那么蓝藻就容易生长,为杜绝这个阶段的生成,需注意两点: 1.勤开增氧机搅动水体保持水鲜活,促进水中有益藻类生长抑制蓝藻生长,以此减少水体有机质的积累,这是最根本的方法。 2.在养殖开始就坚持按照预防蓝藻暴长的方法来养、保水。 (2)高峰期(蓝藻生命周期的中间十天) 在这个时期中,藻类的数量会急剧升多,蓝藻大量出现,在有风或者开增氧机的情况下,水面会呈鲜亮的绿色(这是和老化水的一个区分点),下风口会有油漆状膜出现,水的透明度极低,处在这个时期的藻类生命力最为旺盛。 如果您塘口的藻类是处于这个时期,那么杀藻的唯一途径就是使用药物(漂白粉、强氧化剂、杀藻剂等)杀灭,别无它法。但是,如果在这个时期杀掉了蓝藻,要在杀藻后的3-5天内注意巡塘防止因死亡的藻类在池底厌氧发酵而产生有害物质,此时一般可解毒一次,或者也可用化学底改、加生物底改的方法,同时注意增开增氧机,在水清爽后可以加肥重新调理好水质。 (3)老化期(蓝藻生命周期的后十天) 这个时期水体的特征如下:水色有些发黑,同时水的颜色不再显现鲜亮的绿色,在有风或者开增氧机的情况下,水体表面有些发暗,这是与蓝藻高峰期的最大区别,同时下风口处也是有绿色油漆状油膜。此时蓝藻整体处于新老交替时期,总体活性较弱,藻体表面的胶原或者是纤维素的保护能力也大大下降。如果塘口水体的藻类是处于这个时期,一般要注意水体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了。 3.有过多蓝藻的池塘呈现的颜色一般为翠绿色(由蓝藻大类中的铜绿微囊藻和不定微囊藻产生)或者是蓝绿色(由蓝藻大类中的鱼腥藻和颤藻产生),产生这两种水色的同时,一般会在池塘四周(尤其是下风口)会浮有一层翠绿色的膜,其颜色呈绿色油漆状。 四、蓝藻形成的原因 1. 环境条件适宜 在施肥量较高或者有大量生活水污水排入塘中。水中营养盐类丰富,能促进蓝藻、铜绿微小鱼藻、螺旋藻等大量繁殖。如果此时专门猎食这些藻类的花白鲢、罗非鱼数量没有或很少,则大量浮游植物会在水中老化死亡腐烂。因此,放养一定数量的滤食性鱼类(如白鲢)是根治蓝藻暴发的首选措施。 3 .池塘蓝藻暴发应具备的特点 (1)原藻相老化,pH值高,多在8.6以上。 (2)有机质含量高,水质老化。 (3)水温多在25-35℃。 总之,高pH值、含氮高的有机质丰富、静水水体的鱼池最易引起蓝藻爆发。所以,现代养殖中降低和控制水体的PH值、有效的脱氮、避免强光和适度的遮阳、有条件的建设定期排污设施,都是很重要的。 蓝藻水华 五、蓝藻的处理方法 1.物理方法 (1)干洒面粉 在有风吹的晴天上午,在将蓝藻风吹至一角落或小区域时,干洒面粉,不计水深用量大约为5-10斤/亩(或者更多无妨),连续2-3天,然后将面粉和蓝藻的粘结块后形成的团状物用捞网舀子人工捞除,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天数。 (2)人工捞除 如果养殖面积不大,蓝藻爆发得不是特别剧烈的话,还可以用一根竹竿或者塑料管将蓝藻围到一个小角落,在晴天下午在下风处用捞网人工捞除。 (3)水泵抽取 用水泵抽取池塘的中、上(表)层富含蓝藻的水体,或者条件允许时直接排掉较多的下风口表层水,其后再加注水源。 物理方法处理的效果有时无效或效果不佳,但在掌握好风吹水聚蓝藻时有效,虽然有效但并不彻底,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蓝藻生长的环境,因此捞除后必须进行调节藻相和水质的处理,不然很容易再次暴发。 2.生物竞争方法 蓝藻与一种或一类细菌在对生存环境上的营养元素的利用上存在竞争关系,那么在养殖池塘泼洒有益菌生物制剂,一旦有益菌占了优势,蓝藻就会死亡或成为弱势种群,并且会被有益菌分解掉,就不会产生蓝藻毒素,不会对水体和养殖动物产生负面影响。 小球藻水体 蓝藻生活在水中,受到外界环境和其它藻类的影响,如果水中小球藻、硅藻、绿藻、隐藻等藻类多了,水体藻相均衡,蓝藻基本上不会大量繁殖。蓝藻大量繁殖时,培植其它藻菌,其它有益藻类一旦繁殖起来,蓝藻就会慢慢减少,直至其消失。此种方法也是一个生物竞争的过程,比较慢,但水体指标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不会对养殖动物造成大的影响。 小球藻 采用培植有益藻菌的方法一般效果很好,只是要在平时就要搞好培藻工作,防患于未然。如果不出现蓝藻大量死亡,不用给水体解毒和改底,用有益菌处理蓝藻,是要与蓝藻共生的细菌竞争斗争,这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见效会比较慢。但在整个过程中水环境不会产生剧烈变化,变化是缓慢的、温和的,养殖动物不会应激或中毒死亡。 3.化学方法 化学消杀法主要是指利用能够杀藻的消杀类产品,如强氯精,硫酸铜,络合铜,漂白粉,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或者市面上销售的蓝藻分解类产品。采用杀藻剂杀藻的处理方法往往会造成蓝藻大量集中死亡,会引起鱼虾大量的不适应甚至死亡,所以原则上不提倡这样处理,在迫不得已时杀藻后必须解毒,增氧,加水。 采用化学方法的原理是将养殖池塘内的所有藻类(含有益藻)杀灭,在杀灭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三个问题: 一是养殖水体中藻类全部杀灭之后,养殖水体当中的溶氧的来源匮乏,加上死亡的藻类分解,大量消耗溶氧,导致水体容易陷入缺氧的困境。 二是藻类大量分解产生的藻毒素,会对养殖生物造成不利影响,甚至是中毒,因此,在使用化学消杀法来处理蓝藻时,不建议一次使用大剂量的化学药品进行全池泼洒,建议少量多次地使用杀藻产品在下风处藻类聚集的地方进行局部杀藻。可以视情况来决定局部杀藻的次数。 其次是重金属对养殖水生动物还有较大的副作用。 在使用化学方法处理蓝藻后,一定要对水体进行解毒,使用氧化型底改和化学增氧剂对水体进行增氧和改底,防止水生动物的缺氧和中毒,之后在进行培藻恢复处理。 1、蓝藻分解类药物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蓝藻分解类药物大多以"蓝藻分解精(素)"为名,说明书上主要成分大多没有注明,使用后有一定效果,购买时在详细了解后可以使用。 2、化学杀藻类药物 常用的杀藻类化学药物有:卤素含氯类比如漂白粉、强氯精、二氧化氯、溴氯海因;重金属盐类比如硫酸铜、络合铜;强氧化剂类高锰酸钾等。 据报道,强氯精(三氯异氰脲酸)对铜绿微囊藻具有很强的杀死效果,其浓度愈大效果愈明显,12.0克/立方米时杀藻率达100%,而养有鱼儿时只能使用低浓度,对才刚发生蓝藻滋生的时段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有效氯的衰减,其杀藻不能持续很长时间。 化学药物杀藻法有效果,但缺点是对鱼虾蟹的刺激性大,尤其是用硫酸铜等重金属盐类进行杀灭时犹应注意。 硫酸铜杀灭蓝藻水华的原理主要是铜离子与藻类的体蛋白质结合,生成蛋白盐使其变性失去活性而死亡;其次是铜离子与藻类某些酶的活性基因结合,阻碍其正常生理代谢达到控制藻类繁殖的目的。 由于硫酸铜是一种重金属盐类,使用后不可避免地产生毒副作用。 首先是破坏水体环境,硫酸铜在水中溶解后所产生的硫酸根离子,在缺氧条件下还原成硫化物和硫化氢毒素,对鱼类产生强烈毒害作用,引起中毒和缺氧死鱼。 其次是产生慢性中毒症状,影响正常生长。硫酸铜的铜离子通过渗透作用进入鱼体,破坏造血组织和损害肝胰脏细胞,还引起鱼的肾小管扩张及组织细胞坏死,降低肠道消化酶活性,抑制了鱼类正常生长发育。 用硫酸铜清除水华不仅毒副作用大,而且效果也不一定理想,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在使用初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一周或更长时间后又发生新的蓝藻“水华”。若是再次使用硫酸铜,水体污染会更严重,产生的危害将更大。因此,在泼洒硫酸铜药物后第二天应向池中泼洒解毒药品,以缓解蓝藻的毒性。天气闷热时最好不要应用,有条件的在使用药物时须开动增氧机。 3、聚合氯化铝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高效净水剂,是目前广泛应用于城乡自来水的净化剂,聚合氯化铝是一种高效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能除菌、除臭、脱色、除氟、铝、铬、酚、除油、除浊、除重金属盐,除放射性污染物质,在净化各种水体中有广泛的用途,效果甚佳。使用聚合氯化铝进行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时,其水溶液的浓度为3克/立方米,用于杀灭蓝藻时可以参考此用量。 因此,聚合氯化铝对池塘水体净化的使用也是有效的,将聚合氯化铝用于杀灭蓝藻或绿藻时效快速,但容易产生反复性。其实,很多渔药厂家什么什么的"杀藻剂"本身就有聚合氯化铝的成份,该品在渔药店或化工试剂商店有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