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行业新闻 查看内容

今年会是冷冬?先别慌,假消息!官方预计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

来源: 水产养殖网| 2018-10-17 11:17


最近冷空气频频,南方虽还是秋天,但北方已经开始陆续入冬了,关于这个冬天“冷不冷”的话题也开始多了。对很多水产养殖户来说,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这个信息的准确性将有可能影响养殖户各自的下一步计划。

随着季节更迭,秋冬季冷空气日渐活跃,社会公众更加关注今冬的气候预测情况,在此背景下,网上相关“冷冬”传言增多,甚至出现“2018年是冷冬,且从今往后一直到2025年,气温一年更比一年冷”的说法,十分离谱,十分荒谬,吸引公众眼球,制造公众恐慌。

气候预测是专业性很强、科研型突出的业务,需要大量的气候观测资料为基础、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为支撑、动力和统计的诊断分析,才能慎重得出科学结论。正因为气候预测的复杂性和科学性,《中国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明确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补充或者订正,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是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产品发布的唯一官方部门。

国家气候中心每年10月下旬都会组织全国科研院所及业务单位的气候专家对冬季的气候形势进行科学的会商研判,发布官方预测。关于2018/2019年冬季气候趋势, 国家气候中心近期有一初步预测结论:预计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出现冷冬的可能性不大。

主要理由如下:

1)2018年6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转为偏暖并不断发展增强,此次增暖将继续发展,并于2018/2019年冬季形成一次El Nino事件。发生El Nino事件时,东亚冬季风强度弱,我国气温普遍偏高。

2)我国冬季气温受到东亚冬季风各环流系统的协同作用。国内外气候模式一致预测,2018/2019年冬季欧亚大气环流整体以纬向型为主,不利于冷空气频繁活动,有利于我国气温大范围偏暖。且随着预报时效的临近,各家模式预报结果相比之前更向大范围偏暖的趋势进行订正。

国家气候中心作为气候监测预测、评估服务的官方部门,一直密切监视气候系统的演变动态,包括海洋、冰雪等下垫面和大气环流系统的演变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动力气候模式的预报更新,及时发布最新预测产品。(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介绍,气候是两个参数描述,一个是平均温度,一个冬天,90天的平均温度超过了多年的平均值,这就是暖冬,反之是冷冬,这是平均值的问题。同时还要用另一个极端事件来描述,发生在几天里,突然很冷或很暖,这就是极端事件,是短时间内发生的。

如果预测冬天是偏暖,意味着从总体来看是超过多年平均值,但并不表示在这个暖冬下不会有很强的冷事件和暖事件发生。

暖冬的概念具有严格的科学定义,是否暖冬一定要看整个冬季的全国平均气温是否高于常年值。所以冬季里某一时段出现气温偏高(相对暖和)时,就说是暖冬,另一时段气温偏低(相对寒冷)时,又说是冷冬,那就出现一个冬季既是暖冬,又是冷冬的笑话了。

一直以来,水产养殖就是个靠天吃饭的行当,除了像室内工厂化养殖这样的模式,即便是温棚养殖模式,同样也要考虑天气的影响后果。这个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真有那么重要吗?

举个例子,如果之前的很多预测是冷冬,那么北方露天池塘养殖户很可能要把存塘的鱼虾蟹都卖光了,因为不卖光就可能导致冻死冻伤的损失。反之亦然,如果之前预测的是暖冬,那长江沿线甚至以北地区的池塘养殖户可能就不会急着早早地卖完鱼虾蟹,因为过年的时候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大。一定要提前卖掉的话,养殖户集中销售,容易导致价格下滑,这是很正常的市场规律,所以养殖户朋友对于这个冬天冷不冷的判断是非常关键的。

但话又说回来,天气是多变的,即便是预测到了这个冬天冷不冷,中间也难免出现反常的天气,比如说冷冬里同样也会有几天温度偏高,暖冬里也会有几天温度偏低,在冬天里也搞养殖的朋友要注意机动一些,灵活一些,随时关注天气变化。记得有一年,本来都说冬天比较冷,珠三角的冬棚虾养殖户都早早地搞起了大棚,结果到了冬天实际上没那么冷,一些养殖户在温度高的时候没能及时地给温棚降温,还是死板地不敢打开温棚降温,结果导致棚内温度过高,大量藻类死亡,最后一棚虾都报废掉了。

还有些养殖户,对于冷冻的预测不以为然,以为凭着自己的经验和不错的塘口条件,即便是露天的自然越冬都没问题,结果一个猝不及防的强冷空气来了,一塘鱼差不多都冻死了。因为越冬养殖很多都是在南方进行的,广东等地比较多,而北方一带的露天养殖,12月份以后就基本停止了,所以很多惨剧都发生在南方比较多一些。

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天养殖的品种比较少,一些常规淡水鱼耐寒性好一些,只要不太冷,自然越冬不是难事,黄鳝泥鳅等特种品种受影响会大一些,如果不冷的话,也能自然越冬,温度比往年稍微偏低一些,池塘养殖的黄鳝泥鳅肯定就会有损失,狠一点很快就冻死,或者冻伤了慢慢发病死亡,或者开春升温后水霉病大量爆发。

这几年气象预测越来越难,因为受全球变暖及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影响,一些反常天气出现的频率比以前多了,预测只是预测,很多长期的预测,还会不断地修改,如果你是一个正经的越冬养殖户,每天肯定要不止一遍地看天气了。

最后,不管这个冬天是冷冬还是暖冬,只要您想越冬,这些越冬防寒措施一定要做到位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再根据自己当地天气的变化适时地做调整就可以了。

1、保持充足溶氧、防缺氧,满足养殖动物呼吸需要

每年进入冬季后,出现养殖池塘泛池的现象明显减少,比起夏季和初秋高温季节发生率明显减少。但是,有些池塘仍会在冬季出现泛池泛塘,比如肥水池塘、深水池塘等。这些情况,常因忽视管理而发生冬季养殖鱼类缺氧浮头,甚至严重死亡,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冬季水温下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变弱,水体中溶氧含量随之下降,很多有害物质不能及时被氧化而在水中积累,同时在一些密度较大的养殖池中易发生缺氧现象,在这个季节保持溶氧的有效措施就是减少耗氧。为了减少浮游动物的耗氧,在越冬之前应对池塘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杀菌,以减少微生物的呼吸耗氧,可用益生菌分解塘底的大分子有机物,降低耗氧因子;此外减少有机肥料的使用,过多的使用有机肥容易造成有机物耗氧过多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这些都可导致鱼类死亡。

2、加注新水,防浅水,保持水位稳定

进入冬季后,雨水少,很容易造成鱼塘中水位明显降低。冬天鱼塘水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会给养殖鱼类的生长带来不利。同时随着水体变小,养殖鱼密度随之增大,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的浓度变会升高,这些都会对养殖鱼造成危害。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水位,防止因浅水而造成鱼体的冻伤,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又可以改善水质条件,是降低越冬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日常还应做好管理工作,检查漏水、渗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就必须补充新水,保持水位稳定。

3、坚持冬季喂养,提高鱼类增重率和增强抗病力

传统养殖观念认为,冬季气温低,鱼类在越冬期的3~4个月时间里可以不投喂食料,养殖动物靠消耗体内营养物质维持生命。一般会导致成鱼体重减轻6%~8%,死亡率3%~5%;鱼种因个体小而忍受不良环境的能力比成鱼差,体重减轻10%以上,死亡率为8%~10%;特别是一些体质瘦弱的鱼种,越冬期的死亡率高达40%以上。同时,因鱼类长期断食,抗病力差,开春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体质,直接影响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实验发现常见水产养殖动物在水面不发生冰封的情况下还保持进食生长状态。在越冬期补充投喂精饲料,不仅鱼体丰满度、体组织和血液等主要生理指标保持越冬前的正常水平,而且平均生长率达12%~14%。翌年养殖成活率和单位面积利润率均能提高。鲢、鳙鱼对低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坚持冬季喂养则效益更高。

鱼种在冬季摄食和增重的情况与规格密切相关,规格越小摄食越强烈。从整体情况来看,鱼种冬季的摄食强度和增重率高于成鱼。因冬季水温较低,鱼类消化酶的活性较低。所以,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高,蛋白质含量要求在30%以上。投喂量根据水温情况、鱼体大小和鱼群密度综合考虑。适当加入免疫增强剂并及时观察并处理好越冬期间常见病,如水霉病和寄生虫病。

4、防冻害,做好越冬前的准备工作

     
寒冷的冬天常常使越冬的鱼种受到冻害,因此需要根据养殖条件采取相应措施,如设障避害,抵挡北风;用肥料发酵、分解、释放出热量的原理来施粪升温等。

越冬前,向越冬池内注入含浮游植物丰富的肥水或在越冬池塘里施入能培育浮游植物的产品,保持水体透明度在50cm左右。切记,要遵循少量多次,因杀虫后控制浮游植物繁殖的浮游动物很少,很容易导致水体过肥。
    
总之,不管气候如何多变,养殖户都要防患于未然,确保池塘养殖的水产品安全越冬。
收藏

已有69 人点赞

  • 游客547

    游客547

  • 游客640

    游客640

  • 游客90

    游客90

  • 游客537

    游客537

  • 游客987

    游客987

  • 游客482

    游客482

  • 游客125

    游客125

  • 游客660

    游客660

  • 游客923

    游客923

  • 游客425

    游客425

  • 游客657

    游客657

  • 游客70

    游客70

  • 游客241

    游客241

  • 游客638

    游客638

  • 游客35

    游客35

  • 游客271

    游客271

  • 游客237

    游客237

  • 游客109

    游客109

  • 游客164

    游客164

  • 游客421

    游客421

  • 游客872

    游客872

  • 游客389

    游客389

  • 游客343

    游客343

  • 游客134

    游客134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