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救生圈、救生衣,你听没听过还有一种“救生裤”? 人家叫“救生雨裤”,最近已经有渔民悄然穿上这个“新款单品”。 据了解,虽然渔民普遍配备了救生衣,但由于穿在身上不方便海上作业,很多都成了摆设。“出海的人都会穿雨裤,我的这个发明,就是让原本只能防水防污的雨裤多了一项救生功能。”新型救生雨裤的发明设计者叶建峰说。 叶建峰是浙江象山石浦人,今年40岁,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在他还年幼时,他的姑姑和叔叔先后在大海中遇难。突发的家庭变故对他内心触动很大,也让他打小对预防海上事故有了较强的意识。 16岁,初中毕业的叶建峰继承祖业,开始出海打鱼。然而,在年轻的叶建峰看来,“大海一眼望不到边,可人生仿佛一眼望到尽头”。他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能转个方向。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他回到了学校,继续读书。 读大学时,他选择了广告策划专业。毕业后,叶建峰开办了广告公司、物业公司,几经奋斗,两家公司均运转良好。“有房有车了,基本实现了我想要的生活,但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会潜水的叶建峰在工作之余,加入了石浦海上救援队。“我参加过很多次救援行动,有时潜水下去,也找不到人。有时找到人了,带到岸上,命却救不回来了。那种无力和心痛,不仅是遇难家属才有。” 叶建峰意识到,救援,更多的是亡羊补牢。能不能在事故发生前多做些努力,防患于未然,哪怕是为海上救援多争取一点儿时间? 忽发灵感 开脑洞琢磨雨裤 俗话说,宁上山,不下海。对渔民来说,出海的日子除了辛苦,还有无处不在的危险。 熟悉渔民生活的叶建峰深知,虽然安全要求、安全宣传一直强调渔民作业时必须要穿好救生衣,但实际上穿救生衣的渔民少之又少。 “并不是渔民没有安全意识,而是穿着救生衣实在不方便干活。”叶建峰说,“海上的风险经常出现在晚上,渔民们没有穿救生衣睡觉的习惯。一旦落水,即使手里抓着救生衣,短时间内也很难穿在身上。” 但是,渔民出海作业,是肯定要穿雨裤的。叶建峰突然有了个想法:雨裤防水防污,能不能让它也有救生衣的功能呢? “脑洞”一开,叶建峰立即动手钻研。 经过各种“跨界”学习,一年多后,第一件救生雨裤做好了。除了比普通雨裤重一些,看上去并无二致。救生雨裤由安全气囊和压缩气瓶组成,如若落水,压缩气瓶底部开关遇水瞬间启动,释放瓶中气体,安全气囊充气后形成浮力,实现救生功能。 渔民穿上后效果如何?叶建峰特意找到老朋友吕船长帮忙做测试。 一位渔民穿上新雨裤,一猛子扎到海中。气囊不到2秒就完成充气,将人浮到了水面。但是,由于气囊位于腰部,导致渔民头朝下脚朝上。幸亏那位渔民水性好,快速将头浮出水面,但还是呛了一口水。 叶建峰回去后立即将安全气囊调整到胸部。同时,他又请象山雄鹰救援队的队员协助测试。这次,测试选在一处航道咽喉,水流湍急,他们将雨裤穿到假人身上投入海中,假人虽然迅速浮起,但头部仍在水中沉沉浮浮。 叶建峰多次参与过海上救援,他知道,很多人落水后由于呛水、碰撞或不熟水性,会处于无意识状态。这时,如果救生裤不能保证人的口鼻一直露出水面,就无法撑到救援人员的到来。更可怕的还有不可预测的水流,这次测试中,气囊就撞到礁石上,发生了爆炸。 救生雨裤的“重心”“重量”“强度”等问题,仍需继续想办法解决。几经改良 终获成功 几个月后,又一次改进过的救生雨裤“诞生”了。 新的救生雨裤胸部气囊由一个变成两个,就算一个发生故障,还有一个。 脖颈部位设计了头部气囊圈,确保人的头脸露出水面。在纺织专家的建议下,雨裤所用布料采用特需织法,防水透气耐磨。采用纳米技术涂层,重量比普通雨裤还要轻便。开模工程师设计了一次成型模具,以增强耐用性。 这次,新雨裤能得到渔民的认可吗?叶建峰再次找到了吕船长帮他做测试,之前的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 随后,叶建峰又和救援队来到铜瓦门大桥做了一次极限测试,检测气囊强度。在40米高处将穿着雨裤的假人扔入海中,气囊完好无损。 除了气囊,救生雨裤还装有鸣哨、显示灯和集成定位装置。经武汉船运产品检测中心检测,该雨裤气囊远高于现行的<5%漏气量、水上维持24小时漂浮标准,可以在水上负重漂浮72小时以上。 2018年6月15日,注册商标为“浙江谢洋”的救生雨裤开始投放市场。浙江省宁波市渔业互保协会订了90件,送给渔民体验。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渔业协会订了500件……4个月时间,救生雨裤卖出2万余件,价格与普通救生衣一样。 目前,“浙江谢洋”救生雨裤已获得实用新型外观专利,正在申请发明专利。 “越好的设计越简单,我希望这个救生产品不需要过多说明,让人们拿到就会用。紧急的时候可以救命。”叶建峰说,“海上风险多,救援难度大,希望我这个小小的发明,能解决一点实际问题,为海上安全尽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