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国的渔业养殖已经非常发达了,基本上想吃的鱼类都有,这得益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九十年代以前根本不敢想象能有现在的产量,而且有一些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已经灭绝,还好有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让这些以前被认为灭绝的鱼类,现在又重新出现在市场上。 鲥 鱼 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鲥鱼,鲥鱼是最著名的长江三鲜之一,它是一种洄游性的鱼类,每年的五月份左右它都会从大海游回长江产卵,因此形成了每年非常准时的汛期,而人们正是洞悉这一点,在汛期的时候大量捕捉,甚至连小鱼都不放过,最终导致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一条鲥鱼都捕不到,在当时被认为是灭绝了。 在以前鲥鱼是老一辈浙江人常吃的一种美味,因为它有汛期,可想而知产量有多高。鲥鱼最具特点的就是它的鱼鳞亮闪闪的,而且在水中十分锋利,鲥鱼有一个别名叫做“混江龙”,所以是种十分霸道的鱼,但遇上人类之后它,却瞬间变成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了。 鲥鱼只要一离开水面它就会死亡,而且在抓鲥鱼的时候有一个特点,估计不少老渔民都知道,只要一碰到它的鱼鳞,它就会立刻不动,这是为啥呢? 渔民都说这种鱼非常爱惜它的鱼鳞,它怕人们会弄坏它的鱼鳞,所以只要一碰到鱼鳞它就不会动。因此在水里横行霸道的混江龙,一到人类手中,就成了人们口中的“惜鳞鱼”。 吃过鲥鱼的人都知道,在吃它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的鱼鳞挂掉,因为在它的鱼鳞中富含丰富的油脂,刮掉了实在是暴殄天物了,只有不会做鲥鱼的外行人才会做这样的事。真正会吃的人都是把它的鱼鳞保留,然后加上火腿香菇,清蒸一下就是极品美味。 以前人人都能吃到的食物,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就已经是难得一见的江鲜了,价格卖到两三千元一斤,却依然一货难求,在长江三鲜中鲥鱼是最先灭绝的,刀鱼紧随其后。很多人都无比怀念那个时代,能天天吃到鲥鱼,为了满足国内市场,于是我国就从国外开始引进鲥鱼养殖。 是的,鲥鱼在美国和加拿大都有,但是在那边人们比较习惯于吃海鱼,所以鲥鱼这种珍贵的淡水鱼反而得以生存下来,并不属于保护物种。 在2002年开始,我国从美国引进北美鲥鱼进行养殖。北美鲥鱼的引进让很多国人现在才有鲥鱼吃,现在很多江浙一带的鲥鱼都是养殖的北美鲥鱼,而真正的长江鲥鱼,依然不见踪迹,不知道大家以前是否有吃过鲥鱼呢? 长江刀鱼 很多人提起过去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都会感慨那个时候物价便宜,大多数东西都是几毛钱,对比看看现在,几毛钱根本就买不到东西,几千上万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物价上涨其实也是正常的事,但要说起涨价最厉害的还得数一种鱼类,它的价格上涨力度可谓是惊人,五十年的时间价格就涨了一万倍。 这种鱼就是长江刀鱼,它是长江里面最有名的河鲜之一,在七十年代之前,长江刀鱼的产量还是极高的。那个时候,每年的产量有接近四千吨,但是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刀鱼的产量就呈断崖式下跌的情况,年产量不足四百吨,十年的时间减少了十倍。等到了2010年之后,长江刀鱼每年的产量只有十几吨。物以稀为贵,刀鱼的价格也随之急剧上涨,在2012年的时候,由于当年的捕捞量只有十二吨左右,当年的长江刀鱼,价格是最贵的,每斤八千元,体型越大的刀鱼价格越贵。 当时有一条长江刀鱼,差不多有七两,在刀鱼当中算是非常重的了,这条刀鱼当时直接被拍卖,拍卖价格接近六万元。大家可以想想,一条鱼能卖到六万是什么概念。 造成刀鱼价格上涨万倍的原因和人类有很大的关系,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过度的捕捞,因为刀鱼太值钱了。再加上它个头又比较小,当时渔民都是使用密度非常小的渔具捕捞,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绝户网,导致长江刀鱼无法繁衍生息。其次就是长江沿岸工厂,还有大量船只排放污染,以及长江所建立的一些水利设施工程等,阻碍了刀鱼的洄游产卵,所以数量急剧下降。 长江刀鱼在清明前吃最美味,因为这种鱼它的刺非常多,有经验的渔民都说,在清明前它的刺都是软的,过了清明之后,它的刺会变的很硬,会比较卡喉咙,所以卖出高价的都是清明之前的长江刀鱼,清明之后的长江刀鱼价格会跌的比较厉害。不过现在野生的长江刀鱼已经吃不到了,因为现在对长江刀鱼采取了保护措施,禁止人们在捕捞野生的长江刀鱼,现在市场上的长江刀鱼都是养殖的。 这种鱼比较娇贵,养殖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市场上的长江刀鱼价格也都比较贵。但是跟以前八千块钱一斤比起来,现在养殖长江刀鱼还是能吃得起,在清明节前大概能卖到四五百元一斤。而野生的长江刀鱼已经成为了传奇,希望人们能提高环保意识,能让野生长江刀鱼自由的繁衍生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