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引入我国进行人工养殖,由于养殖牛蛙容易获得暴利,因此不少养殖户都争相加入这一行业,高密度、高产量成为其追捧的模式。但这背后,却是以伤害环境为代价。 据悉,牛蛙养殖对水质要求较高,一般选在水的源头处养殖,牛蛙养殖户每隔1~3天就必须换一次水,牛蛙排泄物中含有氨氮、总磷等成分,造成水体严重富营养化。而病死牛蛙未经处理,随意弃置,也造成了河道生态环境污染。 为此,2018年福建、广东、江西等地区进入了退养或禁养阶段,各地相继出台禁养牛蛙的政策,不符合要求的养蛙场面临退养或关闭。即使如此,因牛蛙养殖门槛低、利润高,有的养殖户仍不愿意退出这一行业,转移到其他地方养殖成为其考虑的方向。 各地出台限养、禁养政策 福建地区,早在2017年,相关部门已经下达禁养牛蛙的命令,随着2018年监督和管理更加严格,不少牛蛙养殖场被取缔。厦门同安、安溪、龙海、诏安、永安相继出台政策禁养牛蛙,一部分养殖户转移到福建当地更偏远的山区继续养殖,也有部分转移到江西地区。如今,福建大部分主养区已经被拆除,福建其他山区偏远地区仍有零星分布。 在广东,整治牛蛙的通告在2018年也纷纷出台。其中潮州限期在2018年10月31日、饶平限期2018年9月底、丰顺限期2018年7月30日、大埔限期2018年6月30日,在汕头澄海甚至有养殖户因养殖牛蛙被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眼下,广东牛蛙养殖以基本被清空。 最火爆时达到18元/斤,牛蛙养殖禁而不止 2018年7~9月,国内牛蛙价格维持较高的水平,其中8月最高能卖到17~18元/斤,随着年底临近,价格却一路下跌,12月份蛙价跌至5.5元/斤,而目前(1月底2月初)价格更是只有4.5~5元/斤,养殖户已经不愿意抓蛙上市。有业内人士介绍,其最大原因是市场上的蛙存量过大,且现阶段消费需求不高,造成供过于求,出现一定的滞销情况。 即使如此,有人认为,明年依然有人愿意加入到牛蛙的养殖当中。据介绍,牛蛙养殖亩产普遍在2万多斤,甚至有少部分养殖户能达到亩产4万斤。养蛙成本在5元多/斤,一般蛙价7~9元已经能让养殖户获取可观的收益,所以不断有人加入牛蛙的养殖,即使冒着被整治的风险。“越禁养越有人养,很多养殖户认为禁养后养殖量减少,价格会上涨,所以迁移到其他地方继续养殖,明年有不少人都看好牛蛙的养殖行情。” 江西养殖面积超1万亩,饲料容量8万吨 随着福建等地被禁养,江西成为其牛蛙养殖转移的重要阵地,逐渐成为牛蛙养殖主要区域,虽然在2018年江西地区也出台禁养政策,但也不减养殖户的热情。 受到环保的压力,江西各个地区政府有不同政策,赣州宁都、石城、瑞金、会昌已通知禁养,赣州于都、安远要求2020年开始逐渐禁养,抚州广昌已通知禁养、吉安泰和要求限养,宜春、九江、上饶等地区目前尚未有相关通知。目前这几个区域的牛蛙养殖发展迅猛,总体而言江西市场牛蛙养殖已形成较大规模,整体市场容量较大,成为江西特种养殖主要销量品种。 据悉,江西牛蛙养殖2012~2014年间较早发展在赣州宁都、石城、宜春袁州等小区域,其中宁都区域主要是福建籍养殖户前来带动养殖,袁州区域主要是浙江籍养殖户过来带动养殖。 2015年后,江西牛蛙养殖发展较快,尤其是2017-2018两年间发展速度迅猛,牛蛙养殖遍布江西各区域。其中主要是集中在赣州、宜春、抚州、吉安及九江等区域。据估计,2018年总体养殖面积超过1万亩以上,牛蛙饲料市场容量有8万吨以上。 “去年在广昌地区,牛蛙养殖的尾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下游的村民受到影响,向相关部门投诉,因此这成了广昌养殖被整治的导火线。如今相关部门已经下通牒,要求在当地牛蛙养殖在2019年6月30号前必须拆除,目前养殖户还在养殖中,尽可能在限期来临前上市。”当地一知情者透露。 其他地方虽然还能暂时继续养,但由于广昌整治已经为整个牛蛙养殖敲响警钟,其他地区的养殖户也开始重视尾水的排放处理,采取措施减少污染,否则或可能也遭到禁养的处置。 剖析江西养蛙现状 在江西地区,养殖户一般在清明左右开始投放蝌蚪,在当年12月左右即可上市(5两以上左右可以上市,如果行情不好可以继续存塘养到8两以上),由于大多数养殖户采取这样的模式,因此造成牛蛙年底大量市场,价格有较大的降幅。因此有部分养殖户为了错开上市高峰期,在10月左右进苗,养殖过冬,第二年的7~8月抓蛙上市,相比高峰期提前几个月,往往价格比较可观。此外,还有养殖户在清明前后投放已经发生变态的蛙苗,能缩短养殖时间,也能实现提前上市。 种苗方面,除了每年的9~10月,其他月份均可生产牛蛙蝌蚪;育苗基地主要集中在福建东山县和广东澄海区;产量上,东山县有苗场300多家年产牛蛙蝌蚪200亿尾以上,澄海区有苗场200多家年产蝌蚪100亿尾以上。 养殖模式方面,由于江西区域牛蛙养殖受福建和浙江影响较大,因此区域内主要也是这两种模式,赣州、抚州、吉安部分等主要是福建模式,宜春、九江等区域主要是浙江模式。 福建模式,水深在0.1-0.2米,池子面积主要集中在30~100平方米,不设置饵料台,蛙均匀分布在池底,水由进水口到出水口24小时流动以保持水质清洁。高温季节同样需要搭盖黑色遮阴网。 浙江模式,水深在0.4-0.5米,池塘面积100~400平方米不等,搭设置饵料台,并搭盖塑料大棚,大棚圈舍一般使用钢筋骨架与塑料膜材料,在池子中间有0.5米宽的走廊供人走动投喂饲料。 市场牛蛙饲料品牌以广东潮汕和福建漳州、厦门等地的饲料企业为主,其中有部分饲料厂有着较为完善的收蛙渠道,因此在竞争中有一定的优势。由于牛蛙养殖户对于销售渠道的担忧,因此依托厂家收蛙渠道,以“饲料厂+农户”或者“饲料厂+经销商+农户”的模式操作,市场基础较为牢固,占据整体蛙料市场90%以上销量。 虽然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对牛蛙进行大力整治,但火爆的牛蛙仍然成为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只要符合相关规定,牛蛙仍能继续合法养殖。这需要养殖场建立在规定的养殖区内,且养殖户要对尾水进行处理,达到标准才能排放;此外,病蛙、死蛙的科学处理加上全程没有使用禁用药,牛蛙养殖仍能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