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同意、专门针对水产养殖业的指导性文件。”2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说,该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最新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指引下,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水产养殖产量约占全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60%以上,约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78%以上,是世界名副其实的水产养殖大国。同时,作为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在环保重压之下,加快构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推动我国由水产养殖业大国向水产养殖业强国转变,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 水产养殖业谋求方式转变 “全世界每三条鱼就有两条是中国养的。”作为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家,2018年我国的水产养殖总产量超过5000万吨,占国内水产品总产量的近8成左右。 一直以来,水产品主要来源于捕捞和养殖两大领域,按产出地来划分可分为海产品和淡水产品两大类。随着人口快速增多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对水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海洋和江河资源过度捕捞问题日益突出,再加上污染问题愈发严重,捕捞水产品供应量不断降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也使得水产养殖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也正是国内水产养殖业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为解决城乡居民“吃鱼难”、保障优质动物蛋白的供给、降低天然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的利用强度、促进渔业产业兴旺和渔民生活富裕等,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各地水产养殖业不同程度面临着一些发展瓶颈:养殖水域周边的各种污染,严重破坏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使水产养殖水域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渔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水产养殖布局不尽合理,如部分地区近海养殖网箱密度过大,水库、湖泊中的养殖网箱网围过多过密,而一些可以合理利用的空间(如深远海、水稻田、低洼盐碱地等)却没有开发或者开发利用很不够;一些落后的养殖方式亟待转变,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程度较低等。 这使得社会上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水产养殖对环境有负面影响,一些地方在处理水产养殖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时候出现了偏差,严禁水产养殖。 对此,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并不是所有水产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都会给水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要科学划定禁养区,坚决防止全区域、全流域、全海域的“一刀切”,盲目扩大禁养范围。 据介绍,从2016年起,农业农村部启动了新一轮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编制工作,要求各地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依法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允许养殖区。目前,主产县规划编制已经基本完成。 有专家也指出,高密度、不合理的投饵型养殖方式确实会对环境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则能对水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净化修复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中央层面的意见已明确,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制度,发挥水产养殖业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中的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绿色、生态的水产品。 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绿色养殖综合效益,并加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生产经营体系,推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示范推广、人才培训协同发展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将完善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法律法规,依法维护养殖渔民合法权益和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多方因素力促行业变革 有资料表明,当前我国渔业总产值超过万亿元规模。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增速快于捕捞水产品,养殖已经是水产品产量增长的主导力量。 而借由水产养殖,我国渔业“走出去”也是比较早的,1985年就率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通过与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展渔业合作,为当地提供了水产品,提供了就业岗位。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已经达到233亿美元,出口额、出口量双增,进口额、进口量也双增。 然而,水资源约束、环保政策趋严、养殖产业链集中度提高尤其是消费升级,水产养殖行业正经历一些深刻的变化,行业洗牌在所难免。 在国内,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营养价值高的特种水产品需求不断上升,这也有效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过去,国内一直以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等水产品消费为主,渔业养殖生产也以解决普通水产消费需求为核心。 随着我国水产品总量的迅速上升,“吃鱼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水产品供给又面临着新的“质量型、健康型需求”问题,市场对营养价值高、肉质细嫩、口感好、品种更为多样化的健康食品——特种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将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如三文鱼、扇贝、龙虾、海参等海水产品,黄鳝、中华鳖等特种水产品,正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水产养殖过程是否生态健康、食品安全程度是否达标等,也是百姓丰富餐桌之余的热门话题。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一位专家介绍说,水产生态养殖是指借助模拟生态系统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利用健康、生态的方式(比如清水养鱼,粮食养鱼,种草养鱼)来对水产品进行养殖,满足人们追求绿色食品吃“土”货的心理需求,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真正统一。 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大力推进水产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取得了一些成绩:稻渔综合种养遍地开花,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鱼菜共生生态立体养殖模式、近海立体生态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力度不断加大,世界上最大的全潜式大型网箱“深蓝1号”在山东成功建造并下水,开始进行三文鱼的养殖,目前进展很顺利。千岛湖、查干湖等养水生态渔业更是享誉全国,同时还有潜江小龙虾、阳澄湖大闸蟹、宁德大黄鱼等一批叫得响的渔业品牌。 在信阳,作为生态养殖模式的稻田养蟹、养虾模式在当地推广,不仅成为当地农民脱贫的新门路,而且所生产的水产品和稻米深受消费者欢迎,价格好,产值高,竞争优势明显:所产的稻米通过有机产品认证,是市场上普通大米价格的3倍以上,所养殖的生态大闸蟹和小龙虾同样价格不菲,且供不应求。 在沿海大省山东,近年来坚持实施以“增殖放流+人工鱼礁+藻场移植+智能网箱”为主的海洋牧场建设,推进海洋渔业从“猎捕型”向“农牧型”转变。海洋牧场使海域生态系统得到修复,渔业资源增殖十分明显。 “2010年前,这里基本上什么鱼也钓不着。后来经过海洋牧场有规划地投礁、封闭养护,鱼的品种逐渐丰富,最多的时候有40多种。”青岛鲁海丰海洋牧场负责人汪显刚说,随着我国政府大力提倡节能环保,传统渔业增效小、市场萎缩、渔民增收少、对农业环境也有污染,所以渔业转型是必然的。 目前,绿色养殖理念下的养殖户规模化发展和先进的工厂化养殖模式都在快速普及,成为行业共识。 “互联网+水产养殖”成为新趋势 事实上,在水产养殖领域,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同样是无处不在的。从育种、生产、过程管理及服务到最后的产品销售,几乎深入到了水产养殖的各个环节,而这一融合发展,大大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效率和水平。 长期以来,国内水产品消费以鲜活品为主,早期在我国物流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水产品的销售半径受到很大限制,主要消费地区集中的水产品产出地附近。 而随着我国物流体系尤其是冷链物流体系的不断建设和完善,国内水产品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发展趋势明显。“互联网+”水产企业对国内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不断的开拓下,我国水产品消费内销市场将呈现巨大的潜力。 以生鲜电商为例,2013年生鲜电商销售额仅为126.7亿元,到2017年达到1391.3亿元,年均增幅200%,其中2017年生鲜电商销售的水产品占比近10%,水产品通过“互联网”已成为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内容。 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行业的应用和推广,基于物联网、自动化控制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养殖系统实现了养殖过程的实时在线监测和精准调控,利用“互联网+”与市场销售(网上卖鱼)相结合,大大提升了养殖场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工厂化、规模化养殖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市场销售率、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同时也为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市场竞争力赢得了优势。 中国水产科学院专家团队建议,要利用好“互联网+信息技术”,着力调整生产结构,引导养殖水域、劳动力、资金、科技、装备等生产要素,流向深远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循环水养殖等领域,提高水产养殖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推动水产生态养殖发展,为消费者提供健康、高质量的水产品,可能将成为水产养殖的趋势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