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产能给养殖业带来的危害不小,缺乏技术、管理不当,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基本的行业自律,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污染和疾病的泛滥。在最近几年,罗非鱼行业遭遇罕见低迷时,就有行业人士提出:在这个时期,就应该把那些缺乏技术和水平,缺乏食品安全意识,没有自律观念的落后养殖户淘汰掉,相反,也只有把这部分落后产能去掉,行业才有重新走上正轨的希望。对虾行业也是这样,粗暴式、掠夺式开发的时代早已过去,如果不及时更新思维,或许只有死路一条,而且还要影响与其相关许多从业者。 做一个较简单的对比:以过去五年,中国鱼类养殖产量平均增长幅度8%计算,即意味着整体养殖成本也相应投入增加8%,如果消费需求没有大幅度增加,养殖要整体获利,必须获得平均高于8%的价格上涨。更不乐观的是,随着经济增速进入平缓期,从2012年起水产品的消费出现了明显的不景气。由此可见,至少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水产业的去产能趋势只会更加明显,环保整治只是外部加入的一股力量。 另外,环保整治的到来,在去除一部分落后产能,恢复行业秩序之余,或许也将为水产品竞争秩序的改变增添助力。劣币之所以能淘汰良币,其两个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劣币也能和良币同时在市场上流动。未来的水产消费市场,必然是从“量”向“质”的方向转变,环保压力淘汰掉落后的生产方式,也直接消除了劣质产品的根源。 环保时代来临,必将给行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但必须看到这是发展必须承受的阵痛,只有在经历之后,行业才有可能走向全新的格局。 来源:农财宝典 作者: 孙岁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