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养殖户抱怨渔医开的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真的是药不行吗?大家或许也要从自身找找原因。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位渔医的亲身经历。 日前,有养殖户叫我发点内服药过去,我顺便叮嘱他说,注意加点粘合剂。不想,他说粘合剂不好用。那我说粘合剂不加,你换做用浆糊也行,也总比不加好。最后,他还是按原来的方法用,稀释后直接浸入饲料。 对于粘合剂的使用,我很清楚,即便药物溶解后,当浸入饲料表面,由于饲料表面有的凹凸不平,有许多多粗糙的间隙,但仍旧许多药物仅仅是吸附在饲料的表面,一旦入水,由于药物的水溶性,会有较大一部份药物因为溶解在水里,从而造成药物剂量的损失。这对精准用药来说,有效与无效,是效果好,还是效果一般,或是效果差,就往往被这些用药细节左右着。 去年,我也遇到了好多起,明明做了药敏试验,是选的针对性的敏感药,但用了之后,反馈回来就是仍还有点死鱼。当到现场一问管理鱼场的工人,有把一次的药量分成三次用,也有把用几天就停了的,也有不加粘合剂的……总之,五花八门,鱼塘管理人都有自己对用药的理解,讲出他的理由,他还会觉得头头是道。有一次,一养鱼人给我说,你知道不,鱼是要喝水的,你应把药化成水往料台倒,比拌在饲料上效果还好。 实际上,施用药物后,只有在水体中,达到了一定的抑菌浓度,才能体现出效果。如果是内服药,也只有在血液中,达到了一定的抑菌浓度,才能体现出效果。如果达不到抑菌浓度,不但达不到抑制,或是杀死细菌的目的,反而还会人为的,去优胜劣汰,让更加强壮,更加顽固,具耐药性的细菌存活下来,繁殖的更多,下一次想再去杀灭,就更加困难,以至最后产生超级细菌,最后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这也就是常说细菌的耐药性。 为了避免药物剂量的损失,在搅拌药物时,应尽量做到现用现拌。像夏天高温季节,有的养殖户把药物拌好之后,就放入投饵机内,一放就是一整天,高温高热,又在池塘边,空气温度大,药物大多是化学合成,好多具有见光分解,或是高温分解,都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长时间的存放,也是会引起药效的降低的。像平时拜访养殖户,时不时,会看到有的养殖户把拌好的药饵料,放在太阳底下暴晒,那这种方法,就更加不可取了,因为抗生素,都怕光,容易见光分解。 总之,一个好的渔医,除了对用药的甄别,还要注意剂量的拿捏,以及用药方法的跟踪,否则,一个好的处方,还真不一定有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