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注意:养鱼户避免鱼塘水质恶化的五个措施

来源: 水产养殖网| 2017-2-7 15:27

鱼塘水质一旦恶化,会使鱼类缺氧、中毒,甚至死亡。因此,搞好水质调制管理非常重要。

1、适时清淤。精养鱼塘的积淤厚度一般以每年10厘米左右的速度递增。池塘保留适宜厚度(15-20厘米)的淤泥能起到保肥、供肥和缓冲水质等作用,但淤泥过厚,会对水产养殖带来危害,必须清淤改良。池塘清淤时先排干池水,进行人工或机械(泥浆泵)清淤或借助潜走式水下清淤机进行带水清淤,也可以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挺水或沉水植物,改良底质。

2、施用漂白粉。为了杀灭池塘中的病菌、寄生虫等,一些养殖场或养殖户大量使用生石灰和漂白粉。岂不知在杀灭病菌及寄生虫的同时,也使水体中的藻类被大量杀灭,造成池水清瘦。而饲料的残饵及鱼类粪便分解产生的氨态氮、亚硝酸氮、二氧化碳等气体失去了利用它们作为营养源的浮游植物,这些有害气体在水体中大量积累,便造成了鱼类中毒。因此,消毒池塘应适当施用漂白粉。

3、随温投喂。春季给成鱼投喂饲料宜采取间隔投喂法。一般2-3天喂1次。谷雨到夏季,鱼食量逐步增大,饲料由间隔投喂改为天天投喂,最好在固定的食台上投喂,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和污染水质。池塘养鱼最适宜的水体透明度一般为25-30厘米,透明度过小,应减少施肥量或立即停止施肥;透明度过大,要多施些肥料培肥水质。一般每5-7天施1次肥,每次每0.067公顷施腐熟有机肥50-80千克或化肥2-4千克。



4、定期测水。鱼类适宜生长在中性或微碱性的水体中,养鱼池有机质存量大,水质常呈酸性。因此,要定期从鱼塘取水样测pH值、溶氧和氨态氮,至少2 个星期1次。如果出现每立方米水体有72克铵离子时,则必须换去鱼塘水1/3,最好换入含有浮游植物比较丰富的池塘水来改善水质,增加水中溶氧。如有必要可每天用增氧机增氧1-2小时。常年养鱼,平均水深1米的池塘每0.067公顷用生石灰20-25千克化水全池泼洒,每半月1次,使鱼处在最佳的生长水域环境中。必须注意:pH值高于8.5即不利于鱼生长,pH值超过10或低于4.5时,就会引起池鱼死亡。

5、谨防意外。一旦发现因水质恶化引起死鱼,立即注入1/3以上的清洁水,以降低水中氨态氮和亚硝酸氮的浓度。每立方米水体用25克食盐全池泼洒,可降低水中的亚硝酸。要重复操作,直到将氨态氮调至正常范围。(文章来源:水产养殖网)


收藏

已有68 人点赞

  • 游客980

    游客980

  • 游客642

    游客642

  • 游客556

    游客556

  • 游客694

    游客694

  • 游客651

    游客651

  • 游客342

    游客342

  • 游客55

    游客55

  • 游客311

    游客311

  • 游客434

    游客434

  • 游客638

    游客638

  • 游客222

    游客222

  • 游客854

    游客854

  • 游客211

    游客211

  • 游客416

    游客416

  • 游客223

    游客223

  • 游客357

    游客357

  • 游客156

    游客156

  • 游客149

    游客149

  • 游客969

    游客969

  • 游客502

    游客502

  • 游客827

    游客827

  • 游客400

    游客400

  • 游客526

    游客526

  • 游客245

    游客245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18771500810 2017-2-8 05:57
防管结合…………

查看全部评论(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