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测试,水中的氧气含量大大低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空气中的含氧量为18%,水中氧气含量为6/1000000,可见水的溶氧量是相当低的。 水中氧气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水中植物。这些水中植物由于阳光的照射而形成的光合作用,使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水中氧气的60%来自于水生植物。 二是由大气补充。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氧向水中渗透。当水的氧气的浓度达到饱和状态后水也会向空气中释出多余的氧气。 光照的强弱、气压的大小、气温的高低都会影响到水的溶氧量。水温越高,氧气的溶解度越低,因此说,水中的溶氧量是在不断变化的。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到鱼的生活状态。 气温与溶氧量也有密切关系。水中的氧属于溶于水中的气体。其溶解度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成反比。即:气温越高,氧气的溶解度越低,气温越低,氧气的溶解度越高。如:在20℃的水温中,100个体积的水中能溶解3个体积的氧,相当于每升水含氧21.4毫克;而在o℃时100个体积的水中能溶解5个体积的氧,相当于每升水含氧35.7毫克。 另外,水温升高后,水中的鱼和其他小动物的新陈代谢加快,呼吸量增加,从而使水中的氧消耗得更快,氧气越发稀少,氧气少到一定程度时,鱼的生命就受到威胁,为了应付氧气少的状况,只好减少活动,栖于水中不动,或者游到水的表层,翘起嘴从水面吸收氧气,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常见到的“鱼浮头”。若水中继续缺氧,鱼就会大批死亡,漂浮在水面,这就是“鱼翻塘”。 为什么在夏天或高温的天气情况下出现这种“鱼翻塘”现象,而在冬季、雨季没有这种现象发生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因高温造成水中严重缺氧。 水中的溶氧量与水的诸多情况有着密切关系。如:水的深浅,水的表面积的大小,以及水是否在流在波动,这些情况都影响到水的溶氧量。 大气中的氧气在气压下通过水的表面向水中渗透,再通过水分子的运动向水的深处渗透,因此,水的上层的溶氧量总是大于水的深层区。有些鱼(如鲢鱼、鳙鱼)对氧气的需求量较大,只有在水中上层才能满足对氧气的需要,所以它们大都生活游弋在水的中上层,而需氧量相对较少的鱼(如鲫鱼、鲇鱼)就可以在水的底层生活,水底层的食物来源又较为丰富。 深水区由于水底的腐烂物质、水生植物也在消耗氧气,并且水生植物阻碍了光线的穿透,使深水区的氧气更为稀少。有资料显示,静止水面下30—48厘米处的溶氧浓度,每增加1毫克/升就需12天时间。按照氧气在水中的分布情况,就足以说明,养鱼的水位不宜过深。 但是,鱼的生活又受气温的影响,若夏天气温很高,浅水区易被阳光晒透,水温很高。这时的鱼儿为了避高温,可能到较为深的水域“避暑”了。 鱼是生活在水的不同层面的。如鲫鱼、鲤鱼、鲇鱼生活在水的下层;草鱼、鲢鱼、鳙鱼多生活在水的中层;而翘嘴鲌、䱗鲦却生活在水的上层。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鱼对氧气的需求量不同,也叫耐氧力的差异。 水中的氧气的分布并不均匀,下层少,上层多。由于鲫鱼、鲤鱼耐氧力强,鲫鱼的耐氧力最强,生活在哪里都行,但水底的食物较丰富,所以爱在下层生活。鲢鱼、鳙鱼的耐氧力差一些,在水底因为需求的氧气不足,所以自然不乐意在水底生活,加之它们吃食的方式是滤食,以浮游生物为主,而水的中上层的浮游生物自然多于水的下层,所以它们选择了水的中层或上层生活。翘嘴鲌的耐氧力更差,所以在氧气相对比较丰富的水的上层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