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鱼塘该加水了吧,这“五讲究”还是要看的

来源: 水产E线| 2017-2-8 10:32
在水产养殖管理过程中,如何做好水质调控工作,是夺取池鱼优质、高产的必要保证。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加水过程中以注意以下几点:


一、适时加水。把握好加水时间,加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普通鱼类,一般每隔7天左右向池塘加水1次。如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天,加水的间隔时间应缩短。

二、清晨加水。给鱼池加水,最好选择在清晨进行。因为夜间池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水体中各类生物的呼吸还须耗氧,至清晨3-5时会降到最低值。所以,选择清晨给鱼池注入新水,增氧效果明显。鱼池白天一般不宜加水,因为白天池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水中溶氧充足,此时加水不但不能增氧,反而会使水中溶氧逸出。

三、科学加水。给鱼池加水,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注入的水必须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且温差不宜过大,一般鱼苗池温差不超过2℃,鱼种池温差不超过5℃。

2、抽水时应抽取水源上层水。一般将抽水管插入水面下30厘米左右,这样的浅层水有机质含量低、溶氧含量高、水温与池水温度相近,注入池塘后会有利于鱼的生长发育。

3、加水前应排出池塘底层部分原池水,然后注入新水,并且进水口用密眼网过滤,严防野杂鱼、敌害生物进入鱼池。

4、加水时应将注入的新水沿着池水的上层水平线冲入,这样可促使上层水搅动,超到增氧的作用。最忌让水流从高处落下,以防池底沉积物、腐殖质泛起污染水质。

四、适量加水。把握好加水量,加水量过少达不到加水的目的,加水量过多易使水中浮游生物密度降低,从而影响鱼类摄食与生长。一般每次加水深度以20-30厘米为宜。当池中发生缺氧,或池水恶化时应放出1/2-1/3的原池水,再加注新水。

五、补肥培水。池塘注入新水后,往往水质肥度减弱,水体颜色变淡,所以应及时适当补施化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使池水的透明度达到30厘米左右,确保鱼类在丰富的饵料生物和良好的水质环境中健康快速生长,从而获得丰厚的养殖效益。(文章来源:水产E线)


收藏

已有67 人点赞

  • 游客104

    游客104

  • 游客271

    游客271

  • 游客327

    游客327

  • 游客437

    游客437

  • 游客687

    游客687

  • 游客948

    游客948

  • 游客719

    游客719

  • 游客142

    游客142

  • 游客496

    游客496

  • 游客854

    游客854

  • 游客254

    游客254

  • 游客36

    游客36

  • 游客611

    游客611

  • 游客15

    游客15

  • 游客369

    游客369

  • 游客704

    游客704

  • 游客247

    游客247

  • 游客384

    游客384

  • 游客681

    游客681

  • 游客321

    游客321

  • 游客923

    游客923

  • 游客992

    游客992

  • 游客33

    游客33

  • 游客369

    游客369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