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瓮安成功黄磷厂违规将磷炉尾气直排燃烧造成污染,存在虚假整改蒙混过关等问题”,2019年7月3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贵州省环保督察整改问题,引发全省广泛关注。贵州省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第一时间针对曝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并向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下发监察建议书。 “企业的治理责任、州县的监督责任与省生态环境厅的监管责任,构成主体责任体系,都必须履行到位。否则,都要被问责!”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夏红民要求。 这是贵州省纪委监委以精准、有效问责倒逼环保督察整改责任落实的生动实践。 督察整改是发挥环保督察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举措。贵州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杜绝在整改过程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特别是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等问题,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以严肃追责问责倒逼环保督察整改责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以来,全省共对683名领导干部进行责任追究,其中地厅级干部21人、县处级干部96人。 动真碰硬丨坚决扛起环保督察整改政治责任 “请科学制定尾水排放工程施工计划,倒排工期,务必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问题整改,届时仍不能按期完成问题整改,将进行严肃问责。”日前,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督察督办组约谈了贵安新区管委会负责同志。 约谈的起因是,贵安新区对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指出的环保问题推进不力。根据《贵州省贯彻落实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贵州反馈意见问题整改方案》要求,贵安新区尾水排放项目建设应在2018年9月30日前完成,但截至2019年3月底仍未完成,工作进度严重超期。 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贵州坚决落实四个“不放过”要求,不断强化日常监督重点,建立环保督察整改问题清单台账,成立由省纪委监委牵头,省生态环境厅、省环境监察局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责任追究组,全程跟踪监督。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省委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成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共同担任组长的省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履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善。”立行立改见实效,离不开强化监管、执行督办。 为确保环保督察整改责任追究和整改工作见实效,贵州省党政主要领导共同担任乌江总河长,推动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并赴南明河、乌江、开磷集团等重点任务整改一线调研督导,推进整改措施落实。通过查实问题、剖析根源、严肃问责,产生了强大震慑效果。 前不久,夏红民同志就毕节市七星关区鸭池镇煤冲村国荣砂石厂违法生产、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行现场核实督办。 从中发现,七星关区对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群众投诉问题不负责、弄虚作假,在核查过程中敷衍了事、麻痹大意,对下面报送的调查情况不甄别、不核实就直接上报,以致最终结果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 对此,省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启动问责程序。由于七星关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日常监管中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对中央决策部署没有真正抓好落实,在贯彻执行中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毕节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等30名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 省委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各级党委(党组)结合本地实际,以铁的担当铁的措施铁的纪律抓整改,切实担负起环保督察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 省生态环境厅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把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等工作结合起来,把抓整改的过程变成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过程。 全省上下一盘棋狠抓环保问题整改,督察整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一些地方和部门及少数领导干部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整改任务进展滞后等问题,甚至搞敷衍整改、表面整改。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我省开展‘回头看’,对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复查’和‘再次会诊’,是对我省践行‘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体检。”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要求,要依法依规进行追责问责,坚决杜绝搞形式、走过场。 “播州区为应对督察临时编造区委常委会会议纪要,性质十分恶劣。”5月10日,中央第五生态环保督察组向贵州省委省政府反馈“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意见。 省纪委监委快速开展调查核实工作,经查,播州区委原书记黄国宏落实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不坚决、打折扣,对播州区委应对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编造虚假文件及记录失察失管的问题,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说到底就是不担当、不作为的问题,更是对党和人民不忠诚、不老实的问题。”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环境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更是政治问题,真督察决不容假整改! “经省委批准,免去黄国宏同志播州区委书记职务,提名免去肖光强同志播州区区长职务。”5月22日,贵州省委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不力责任人严肃问责。 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折不扣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贵州省委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紧盯失职失责问题不放,依规依纪依法,严查快办不落实环保督察整改的人和事,贵州不迁就、不姑息!面对生态环保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痼疾顽症,全省上下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攻城拔寨的拼劲,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 有的放矢丨以精准问责倒逼环保整治“见真章” 草海,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夏日的草海,青山环抱,烟波浩渺,水天一色,飞鸟翱翔,不失安然与祥和。 然而,如此优美的自然风光曾一度受到严重的生态威胁,排水造田、开发侵占、过度捕捞、水土流失……草海陷入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生态系统退化、“人鸟争地”问题交织的局面。 2017年4月,中央第七环保督察组指出,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违法建设问题突出、水体环境受严重污染等8个方面问题。 “表面看是部分群众盲目追求利益、政府疏于管理所致,根本在于相关部门‘四个意识’不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力,没有把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行动。”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找准问题根源,必须严肃追责,可问谁的责、怎么问责,必须慎重执行。 “牢牢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这是国家领导的反复嘱托,保护好草海,不仅是生态问题,更是政治问题。 为确保整改见实效,省纪委监委精准把握问责对象,紧盯“关键少数”,抓住组织决策者、督促推动者等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发挥压力层层传导的杠杆效应,避免“问下不问上”、让一般干部代替领导干部担责的情况。 在对“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问题实施问责过程中,省纪委监委除了查找直接责任人责任,还对主管部门相关人员履职情况进行核查,时任省住建厅厅长、威宁自治县县委书记、威宁自治县县长因履职不力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受处分,带来的是深入、彻底的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推进草海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大力推进草海周边砖厂违法占用林地补植复绿……威宁自治县、草海管委会严格按照“退城还湖、退村还湖、退耕还湖、造林涵湖、治污净湖”的要求,狠抓整改。 整改态度之坚决、行动之迅速,赢得百姓点赞。 “如果不及时治理,我们就看不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了。”综合治理,还草海一片洁净,增强了周边群众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问责是手段,压实责任、激励担当才是目的。省纪委监委严格把关问责质量,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对“签责任状式问责”、“找‘顶罪羊’式问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及时纠正,在定性量纪上,既体现依据合理,又让被问责的干部心服口服。 针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黔东南州台江县存在整改不力、谎报瞒报整改进度等问题,在问责过程中,州级责任追究组存在调查核实不严、定性量纪不准、责任认定不明等问题,省责任追究组对该问题提级督办,约谈了黔东南州党政一把手,并对该地区其他县市涉及的环保问题拟问责人员进行综合平衡,全面把握执纪问责尺度,避免问责处理畸轻畸重。 同时,省纪委监委严格落实国家领导人“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责任追究组对各地各部门所提出的初步问责建议逐一审核,准确把握违纪违法与工作失误的政治界限,综合认定岗位职责、履职情况和实际表现等方面情况,及时纠正“为问责而问责”等问题,树立“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的鲜明导向,有效防止把责任推给基层的错误行为。 在对“贵阳市开阳县洋水河流域总磷污染问题敷衍整改”责任追究过程中,开阳县党委、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分管副县长等5名干部被问责。 实施精准问责,规范流程机制是保障。省纪委监委及省责任追究组不断规范工作流程机制,确保责任追究工作渠道畅通。通过制定问题收集、线索处理、会议审议、线索移交、总结上报五步工作流程,完善内部议事机制和信息互通机制。 向上,加强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的请示沟通,按照“边督边查、立行立改”的要求,对督察发现的问题做到提前介入、抓早抓小,对移交的问题线索快查快处,倒逼责任落实。 横向,强化与同级环保督察的统筹,注重与信访维稳、督查督办等部门的信息互通,掌握信访投诉案件办理、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问题整改落实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判。 向下,加强对各地区责任追究机构的督促和指导,随时掌握工作进展,统筹调度全省责任追究相关工作。 “通过上下贯通、横纵协调的工作机制,实施严格的决策和规范的程序,才能确保精准问责顺利开展。”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说。 标本兼治丨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长效机制 泛舟万峰湖,湖面碧波荡漾,往日绵延湖面数里的养鱼网箱、随风漂浮的白色泡沫不见踪影。 “‘退渔还湖’‘转产上岸’既保住了绿水青山,也保住了我们的收益。”村民王相林原是养殖户,现在上岸种起了芒果树,“万峰湖环境变美了,我们收入增加了,生活也更好了。” 曾经臭气熏天、污染严重的万峰湖黔西南水域,如今重现盎然生机、一汪清水。同样的水清、岸绿、景美之生态环境,在贵州境内的乌江、都柳江、清水江等水域也随处可见。 喜人的变化,缘于中央环保督察一针见血地刺破病灶。2017年8月,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指出贵州重点流域和湖库违法违规网箱养殖问题突出,水体污染加重等问题。省委省政府下定决心要借力中央环保督察利剑,全面取缔网箱养殖。 “群众多次反映,各地也多次汇报在抓紧整治,为什么问题反而越整越泛滥,越整越严重?必须牵牢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通过严肃问责倒逼各级党组织将环保责任扛在肩上。”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要求。 猛药治沉疴,良方促长效。原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副主任、总畜牧师等25名领导干部被追究责任,形成了强有力的警示震慑效应。 精准问责唤醒了各级党组织的环境保护意识。自此,一场全面取缔河湖网箱养殖的雷霆风暴席卷全省。 原省农委、原省环保厅等部门成立了网箱取缔工作专班,组成9个专项小组分包9个市州,利用卫星图片,逐地逐场检查,逐点清查网箱数量和取缔情况,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一把手”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细化措施周密推进。 “整改不能仅停留在单个问题,要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深挖根源、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切断问题产生的根源。”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全面清网的同时,各级党组织同步考虑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出台全域生态养殖方案,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彻底解决网箱养殖问题,推进“零网箱·生态鱼”渔业产业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一蹴而就之事。环保督察只是强化抓落实的举措,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卓有成效的长效机制才是呵护好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解决问题很重要,最重要的是防治结合,避免出现新问题。”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巩固整改成果的同时,贵州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责任和担当意识。 制定实施《贵州省关于环境保护督察的八条意见》《关于深化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的通知》《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多个管长远、管根本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堵塞了环境保护中的监督管理漏洞。 如何让长效机制落到实处发挥效应?省纪委监委抓住“明责、定责、追责”环节,构建起从制度明责、清单定责到督责、追责的完整链条,明晰责任内容、厘清责任边界。 《贵州省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暂行办法》明确问责情形、问责方式、问责结果运用、问责程序等,进一步明晰党政领导干部责任,规范环保问责程序,逐步探索构建立体化、精细化问责工作体系。 《关于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开展责任追究和整改监督工作的方案》将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情况,纳入政治巡视和纪检监察日常监督工作内容,确保环保监督工作长效开展。 贵州省着眼长远谋大局,建立用制度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为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