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正在吃着饲料,吃着吃着,一下子就炸开了,这两天打电话来问这个问题的还真不少,索性就写下这个内容。 炸群有多种原因,首先那就是鱼觉得不安全了,当飞鸟从水面飞过,能看到飞到哪,水面泛起的波纹就到哪儿,特别是傍晚。这是几亿年进化的结果,鱼也要寻求安全。如果鱼看到飞鸟不躲避,那它就被吃了,这样的鱼早就绝种了。 第三个因素相引发的可能相对要小一些,那就是当料台水浅,料台底部的一些有机质、残饵或是有异味的水体等,鱼认为这些不安全的东西被搅至水面,也可能会引起炸群。 第四是溶氧。投料前料台区域溶氧正常,当吃料的鱼越聚越多,时间稍一长,溶氧就会迅速被消耗,当低到一定程度,鱼就会离开料台区,向溶氧更高的区域游去,形成炸群。 第五是鱼体上长有寄生虫,感到焦躁不安,当聚集的个体到一定程底,鱼体间的相互碰撞引发鱼的疼痛不适加剧,也会引发炸群。 第六,我觉得更为普遍的因素是当鱼过于饥饿,在抢食中也极易引发炸群。比如投料时间间隔过长,或是投饵率太低。当定时定位投料时,鱼会形成条件反射,分泌消化液,刺激肠道兴奋并促进肠道排便。当鱼处于极度饥饿时,当受外界条件刺激时,轻的是炸群,严重的还会形跑马病,沿池塘一群一群的跑。我曾看到一个放钓的鱼塘,老板为了让鱼更好钓,每天都会定时投点料,但量严重不足,结果鱼发生跑马病,当把料补足时,这个情况很快就没有了。 此外,这几天去检查了几家类似的鱼塘,把检测水质的温度计拿到水中一测,水温30℃以上。鱼肠道中的消化酶活性在这个温度是非常活跃的,消化酶的活性越强,那鱼吃得也会越多,相应的贮存在鱼体内的能量也就越多,所以鱼的活性更强。对于野生水域有夜钓经验的钓鱼人就知道,晚上温度降低后,野杂鱼的活性就会降低,出来觅食的野杂鱼就会减少。而大鱼,由于机体能量消耗大,不得不出来觅食。正是由于温度的升高,激活了鱼体内的消化化酶活性,让鱼的饥饿感增强,凶猛抢食才是造成炸群的因素,尤其是大个体的鱼。 这个水温升高诱发消化酶活性增强,是我想补充说明的。至于对与不对,大家不妨验证下,当遇到下午时,暴晒下的表层水温会更高,那此时消化酶活性最强,诱发的抢食会更凶,更容易出现炸群;如果是阴天,表层水温升高相对减缓,那出现炸群的可能性会减少。如果通过机械设备,让料台上下水体对流,降低料台表层水温,那鱼出现炸群的机率也会减少。 炸群除了鱼自身的原因,还有饲料粒径的因素,鱼在凶猛抢食过程中,饲料粒径过大,会刺激到鱼的黏膜,如遇到饲料卡在喉咙,小个体的鱼会受到惊吓,就会引起其他鱼也感到不安全。就像钓鱼一样,如果不小心,钓了一条鱼是外挂,在拉鱼过程中正好逃脱,那窝里其他的鱼也会四处逃窜。要是多遇到几次,原来能钓起鱼的窝子,就会半天都没有鱼吃饵的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