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亚硝酸盐是这样一步步“摧毁”您的鱼塘!

来源: 微信公众号| 2017-2-8 15:31

亚硝酸盐是氨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对鱼虾等水生动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在有的池塘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偏高现象相当严重,而且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还会突然升高,导致鱼虾的突然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即使有时达不到致死浓度,但由于含量超过鱼虾的忍耐程度,导致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影响生长或引起其它疾病的发生。


一、亚硝酸盐的产生


1.不合理的投饲


在饲养的过程中,投喂饲料的质量和方法对产生亚硝酸盐的作用很大。特别是驯化养鱼,投喂的颗粒饲料含蛋白较高,有一些蛋白是鱼类无法利用的,这些蛋白要排泄到水体中;还有投喂方法不当,造成鱼类吃得过饱,有一些饲料来不及消化就排泄到水中;此外,有的饲料直接落入水中,这些排泄物和残饵,在水中分解会产生大量的氨和有毒物质,再经过亚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的作用很快转化为亚硝酸,亚硝酸与一些金属离子结合后形成亚硝酸盐。

2.不合理的施肥


在不少养殖地区,仍然是采用投饲和施肥相结合的方法养鱼,使用的是有机肥和碳酸氢铵等肥料,这些肥料在水体中会产生大量氨态氮,氨态氮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被氧化为亚硝酸氮,进而被硝化细菌氧化为硝酸氮。

3.池底淤泥


养殖池塘长时间不清除池底淤泥,这些淤泥在养殖的过程中进行分解发酵,消耗氧气,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氨态氮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在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就会产生有害的亚硝酸盐。

4.养殖密度过大


由于放养密度过大,投喂饲料量也大,很容易造成水体缺氧,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氨。

二、亚硝酸盐对鱼类的毒性与危害


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作用机理主要是使鱼类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亚硝酸盐能促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失去和氧结合的能力,一般称为"褐血病"。

此外,很多池塘出现鱼虾厌食现象,亚硝酸盐过高就是主要原因之一。当亚硝酸盐浓度增高到一定程度,虾类往往出现厌食的现象。

三、亚硝酸盐产生的预防


1.定期清淤


清除池底的淤泥,减少池中的有机物,从而也减少了有机物分解产生氨后而形成的亚硝酸盐;对在黑土、草炭土上修建的鱼池,更要注重清淤改造。

2.加强水质的管理


常言道"要养好一池鱼,首先要养好一池水"。要保持水质的良好,始终达到"肥而爽"。①pH值不高的池塘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夏季每半月用10~15公斤/亩生石灰水泼洒消毒;②投放鱼虾菌乐或利水素,用以改良水质;③要合理地使用增氧机,不能单纯把它当成"救鱼机",通过增氧机的搅动,可以使水体中的游离氨态氮释放出来,减少产生亚硝酸盐的因素。

3.合理放养


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以保证在养殖过程中,不至于因水体长期处于低氧状态而产生氨、氮,从而造成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

4.科学投饲


要选择利用率较高的环保型饲料,降低饲料系数,减少废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水质。如果饲料系数降低0.2,一口10亩的池塘,亩产吃食性鱼类500公斤,就可以减少1000公斤饲料的投喂量,也就是减少向池塘中排放1000公斤的有机物,既降低了养鱼的饲料成本,又降低了产生亚硝酸盐的因素。在投喂方法上要坚持"吃八分饱"的原则,减少因消化不良而增加的废物排放对水质产生的污染。

5.合理施肥


根据养殖方式,合理确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的精养鱼塘,应避免使用有机肥作为追肥,同时还应适当调整氮磷肥的施用比例,减少氮肥的施用,增加磷肥和钾肥的施放比例。

四、亚硝酸盐的转化与处理


1.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使池水有充足的溶氧,以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从而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2.使用氨离子螯合剂、活性炭、吸附剂、腐植酸聚合物等,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或降解亚硝酸盐。

3.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如硝化宝,通过微生物分解亚硝酸盐。

收藏

已有67 人点赞

  • 游客279

    游客279

  • 游客607

    游客607

  • 游客181

    游客181

  • 游客170

    游客170

  • 游客648

    游客648

  • 游客189

    游客189

  • 游客341

    游客341

  • 游客466

    游客466

  • 游客643

    游客643

  • 游客59

    游客59

  • 游客770

    游客770

  • 游客935

    游客935

  • 游客616

    游客616

  • 游客134

    游客134

  • 游客805

    游客805

  • 游客701

    游客701

  • 游客458

    游客458

  • 游客443

    游客443

  • 游客428

    游客428

  • 游客46

    游客46

  • 游客676

    游客676

  • 游客786

    游客786

  • 游客583

    游客583

  • 游客276

    游客276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17088175378 2017-2-9 07:07
学习通威技术来养殖!
回复 老四00 2017-2-9 00:46
学习相互学习!
回复 13881333660 2017-2-8 21:24
学习相互学习、、、、
回复 18771500810 2017-2-8 20:48
亚硝酸盐~一直转化~各显神通
回复 5747f6e65fe1b 2017-2-8 20:40
学习相互学习!

查看全部评论(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