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张网图热传,随着曝光率的不断加大,对水产行业造成了重大打击。图中将牛蛙、田鸡、甲鱼、龟类等列入了禁售品种。一时之间,无数人开始将“野味”和上述品种联系起来,在水产行业引起了动荡。 此后,部分农贸水产市场,也将泥鳅等列入禁售名单。泥鳅、牛蛙、龟鳖一时躺枪,成为难兄难弟。 “泥鳅、牛蛙、龟鳖都是养殖的产品,养殖过程环境、饲料可控,不能一禁了之。养殖的产品是安全的健康的,野生的动物才是危险的。” “几十年前就开始被人工养殖的品种,突然就‘被野生’,不可思议!” “牛蛙人工养殖已经有几十多年的历史,也是我国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优水产品之一。把人工养殖的水产品列为野生动物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这对于水产人来说是个灾难!” …… 所幸,官方对于这张图片的真实性进行了辟谣,将原文件公布出来,文件中显示并无牛蛙、龟鳖类的限制。 但即使如此,部分地区、部分农贸水产市场依然将水鱼、牛蛙、泥鳅等作为禁售对象,这些水产品相关的上下游受到重大的打击。 一泥鳅流通商透露,按原计划春节期间可流通100万斤泥鳅,而直至目前,流通量还不到10万斤,主要受疫情的影响,如今泥鳅也受到禁售,更是雪上加霜。如今大量囤货,很可能爆发底价潮。 何为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Wildlife)在国际上的定义是:所有非经人工饲养而生活于自然环境下的各种动物。学界一般将野生动物界定为:凡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者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的虽然已经短期驯养但还没有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 可见,网传的禁售名单包括泥鳅、牛蛙以及龟鳖,均是有着较长时间的人工饲养历史,且围绕其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相关产业。结合野生动物的定义来看,可以明显发现上述品种与野生动物这一范畴无关。 泥鳅概况 2000年左右,台湾泥鳅的商业化养殖在连云港地区开始尝试,后逐渐在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等地小规模推广。直到2012年,广东泥鳅养殖在新会的睦洲镇开始兴起,如今,广东的泥鳅主要养殖地集中在睦洲、大鳌、板芙等地,超过浙江、湖北等传统养殖区,成为国内泥鳅养殖的重要区域。 这十多年来,不少养殖户凭借着泥鳅的养殖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当然,盲目进入而亏损得血本无归的也有。总体而言,泥鳅的存在确实为养殖户提供不错的水产养殖选择。 由于泥鳅容易养殖和运输,养殖成功率高,风险小,养户收益相对稳定,而且养殖周期与对虾相近,2~4个月就可以收获,资金回笼和周转快,经销商愿意给养殖户投资,因此台湾泥鳅成为广东地区替养白对虾的主要品种。 同样,消费市场对于泥鳅的需求近几年也在逐渐扩大,国内市场包括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上海等区域,区别于野生泥鳅,人工养殖的泥鳅在营养和口感上更有优势,逐渐占据消费的比例。 目前,泥鳅的产业链也在逐渐延伸,泥鳅的深加工产业方兴未艾。 牛蛙概况 牛蛙,在1959年开始从古巴、日本引进我国内陆。目前,我国牛蛙主要靠养殖生产,因此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牛蛙均是人工养殖。国内养殖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新疆、四川、湖北等地。 继小龙虾后,牛蛙近年也成为市场餐饮业的“新宠”,各种以牛蛙为特色的餐饮店应运而生。据悉,近四年全国牛蛙特色餐厅保有量增长率均在10%左右,牛蛙的前景可见一斑。 养殖端,由于环保问题,这几年各地陆续出台禁养牛蛙的政策。虽然内地大部分主养区都对牛蛙养殖进行限制,但养殖依然在进行,且养殖量并无减少的趋势,纷纷转移到更为偏远的地方。 由于市场的存蛙量仍然巨大,导致了蛙价的低迷。今年更加明显,很多养殖户都血本无归,不少甚至萌生了退出行业的念头。没想到,因为疫情而发出的禁令,更是将牛蛙养殖业推向深渊。 还有躺枪的龟鳖类,在中国人工养殖龟鳖类已有30多年历史,早已实现人工繁育,如今产业也将遭到损失。 还水产人一个公道! 附: 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中央网信办、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海关总署、林草局、药监局等部委(局)召开打击野生动物违规交易专项执法行动和打击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产品专项执法行动部署会议。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关于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公告》(2020年第4号)精神,在疫情防控的“战时状态”下,禁绝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突出强调“七个一律禁绝交易”。 ✍无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驯养繁殖的一律禁绝交易; ✍无论是陆生的还是水生的一律禁绝交易; ✍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农村集(墟)市、餐饮单位一律禁绝交易; ✍无论是活体还是死体一律禁绝交易; ✍无论是市场内还是市场外一律禁绝交易; ✍无论是野生动物制品还是其制作食品一律禁绝交易; ✍无论是否已取得野生动物经营资质一律禁绝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