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鱼类生长发育旺盛,但同时也是鱼病高发季节,危害鱼类的病原微生物及有害物质的数量大增,鱼类易感染疾病。所以,夏季高温季节要特别注意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 通常,夏季最常发生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细菌性烂鳃病:鳃盖表面往往发炎充血,中间部分常糜烂成圆形或不规则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因缺血而呈淡红色或灰白色,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脱落,鳃丝软骨外露,呈“镶边”状。 白皮病:发病初期,尾摆处发白,随着病情发展,迅速蔓延,使背鳍基部后面体表全部发白。严重时,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 白头白嘴病:该病是由粘细菌或车轮虫侵染而引起的,危害3厘米以内的夏花鱼种的严重病害之一;病鱼唇肿胀,张闭失灵,呼吸困难。因鱼的口嘴糜烂失去吞咽功能而不能进食即患病不久即会死亡。“白头白嘴”的主因---饵料不足导致小鱼儿饥饿觅食致伤。 细菌性肠类病:早期可见肠壁充血发红、肿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有较多黄色或黄红色粘液。疾病后期,可见全肠充血发炎。 赤皮病:体表局部或大面积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和腹部最为明显。鳍充血,尾部烂掉,形成“蛀鳍”。 出血病:主要是眼眶四周、鳃盖、口腔和各种鳍条中充血。如将皮肤剥开,肌肉呈点状充血,严重时全部肉呈红色。 而夏季容易发生疾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水质调控问题 夏季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养殖水体中有机质过多,造成水质不良而引发。 鱼病防治问题 通常采用“先杀虫,后消毒;无病则防,有病则治”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杀虫药物和消毒药物都会杀死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使溶解氧下降,造成缺氧泛塘或是亚硝酸盐、氨态氮含量上升,鱼类不摄食呈中毒状或造成大规模鱼病暴发。 养殖密度问题 若养殖密度过大,鱼类排泄物增加,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自净能力时,水质不稳定而极易变坏,鱼病增多。 饲料问题 饲料质量不高、选用不当等也是引发鱼病的重要原因。 知道了高温季节易发生疾病的原因,那么预防的对策就变得简单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 水质的管理 要随时根据水质的变化来添加一些新水;增氧机要注意灵活的开动,要坚持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傍晚不开,浮头以前开,连绵阴雨半夜开的原则;通过施药来净化水质,理论上来说,大概每667m2,水深约1m 就要使用15-25kg 的生石灰;可以适当的放养一些水生植物, 为养殖鱼类打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水质。 饲料投喂 饲料的投喂一定要遵循一个原则“定时,定量,定位,定质”。其中投饵量要根据天气、水质和鱼吃食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天气晴朗饲料可多投,阴雨天可少投,天气闷热雷雨之前应停止投饵。 勤于巡塘 认真仔细的去观察鱼类的日常活动,必然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和泛池情况的出现。 科学合理的养殖密度 依据池塘自身的条件、技术水平以及其装备状况等等来选择放养什么品种的鱼。总的来说呢,最好选择稀放,也可以选择在高温季节来之前,采取捕大留小。 总而言之,高温季节的鱼病防治工作是格外重要的,因为它不仅仅影响着鱼类的生长,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问题。(出处:水生动物健康评估公众号) 5月份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五月份以后,随着“立夏”“小满”两个节气的来临,气温、水温逐步升高,天气多变、晴雨交织,养殖水体中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繁衍加快,容易造成养殖池塘水质恶化和一些水生动物疾病频发。特别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压塘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造成密度过高,增加发病风险,加上一些养殖户盲目用药,引起应激反应,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醒各地务必注意。根据分析,今年5月份全国各地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 一、病情预测 (一)鱼类疾病 1.鲤春病毒血症:病原为鲤春病毒血症病毒,主要危害鲤、锦鲤、鲫、金鱼等,水温在12℃~18℃时流行,主要通过鲺、苍鹭等以及带毒鱼进行水平传播。新疆、山东等北方鲤、锦鲤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2.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水温在20℃~30℃时易发病,25℃~28℃为流行高峰,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也可能通过鱼卵进行垂直传播。广东、广西、江西、湖北等南方草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3.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II型,主要危害鲫、金鱼及鲫杂交变种,水温10℃~33℃均可发生,其中以22℃~28℃最为严重,主要传播途径是水平传播。江苏、湖北、北京等鲫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3.锦鲤疱疹病毒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Ⅲ型(又称锦鲤疱疹病毒),主要危害鲤、锦鲤及其变种,水温18℃~28℃时易流行,主要通过水体、患病鱼粪便、黏液等水平传播。广东、北京等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4.鲤浮肿病:病原为鲤浮肿病毒,主要危害鲤和锦鲤,发病水温为7℃~28℃,苗种携带病原流通是该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途径,换水、用药不当或水质、天气突变,可诱发该病暴发。辽宁、北京、河南等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5.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等多种淡水鱼,水温20℃以上发生流行,流行高峰为水温25℃~30℃,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养殖鱼类中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6.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主要为嗜水气单胞菌,危害鲫、团头鲂、鲢、鳙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在9℃~36℃均流行,该病可通过病鱼、病菌污染饵料、用具以及水源等途径传播,鸟类捕食病鱼也可造成疾病在不同养殖池间传播。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7.小瓜虫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的苗种,繁殖适温为15℃~25℃,寄生处形成小白点。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8.车轮虫病:病原为车轮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的苗种,全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适宜水温22℃~29℃,主要症状是病鱼头部和嘴周围呈微白色,分泌很多黏液,通常鱼苗放养10天后患病,成群沿池塘边狂游,俗称“跑马病”。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9.锚头鳋病:病原为锚头鳋,主要危害各种淡水鱼,适宜水温12℃~33℃。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南方淡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二)甲壳类疾病 1.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克氏原螯虾等,水温在20℃~30℃时流行,经口感染是养殖对虾中白斑综合征病毒感染和传播的主要途径,该病毒也可经对虾的卵进行垂直传播。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另外湖北、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克氏原螯虾主养区也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2.虾虹彩病毒病:病原为十足目虹彩病毒Ⅰ,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等,对虾体长4cm~7cm时最易被感染,水温在16℃~32℃时流行,可通过粪便、同类相食等途径水平传播,带病毒苗种流通是该病快速传播的重要原因。各对虾、罗氏沼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3.急性肝胰腺坏死病:是一种危害养殖虾类的细菌性疾病,主要危害对象为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等,目前我国主要海水养殖虾类地区均有该病流行,死亡主要发生在放苗30天~35天以内,常为急性死亡,而且死亡率高达100%,经口感染是该病原水平传播的主要途径。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4.虾肝肠胞虫病:病原为虾肝肠胞虫,可感染所有生活阶段的对虾,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水温24℃~31℃时感染率较高,水平传播是养殖池塘中该病原传播和感染对虾的主要途径。沿海对虾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此外,这一时期鱼类还需注意防控鮰类肠败血症、罗非鱼链球菌病、诺卡菌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和刺激隐核虫病等病,甲壳类注意防控偷死野田村病毒病等病以及因水质恶化、天气变化、缺氧等引起的非病原性疾病可能对养殖生产的影响。 二、防控措施 1.投放健康苗种。选购苗种时,要从有生产资质的苗种场购买,并查验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在投放苗种前,注意对苗种进行消毒,以防带入病原。还要严格控制苗种的放养密度。 2.做好养殖池塘的消毒工作。水温回升后,各类病原体开始活跃,一旦遇到不稳定环境,极易诱发病害,可用生石灰、氯制剂等消毒剂全池泼洒,清除病原。 3.加强养殖生产管理。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减少应激反应;随着水温升高,鱼类摄食活动增加,使用优质饲料,合理投喂;及时调节水质,适时增氧,保持优良的水质和养殖环境。 4.防止盲目用药。一旦发病,要及时咨询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或通过“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咨询专家,切记盲目用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及时报告疫情。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产技术推广(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的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