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技术 | 养鱼用药的这四个行为 看似有道理 其实错远啦!

来源: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2017-2-24 16:12


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有三个好处:


一是用药次数少,减少了环境变化和药物对鱼体的刺激,有效降低鱼病的发生率;

二是药物选用准确,能够及时准确地治疗疾病,避免浪费药物和耽误治疗;

三是用药量准确,不浪费药物,水环境破坏小,鱼的品质也好。



但有不少养鱼户在使用药物时的一些做法,看似有道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做法。


错误1:认为定期使用抗菌药以及大量频繁使用消毒剂能够预防疾病。


定期使用抗菌药物,造成鱼体肠道内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加强,一旦耐药性菌在鱼体免疫力降低时,进入血液和其它内脏器官,再使用抗菌药物时,将无法杀死耐药性的致病菌。


在鱼没有发病时,大量频繁使用消毒剂,杀死水体中的正常菌群,破坏水体环境。环境改变造成鱼的应激,免疫力下降,更易患病。药物本身也会对鱼产生刺激。


错误2:不重视对病原诊断,一旦发病,乱用药物。


有些养殖者一旦发现鱼类出现死亡,往往不做病原诊断和药敏试验,凭借个人经验随意用药。有些养殖者在显微镜下发现少数几个寄生虫时,就认为是寄生虫病,需要杀虫。同时主观认为虫体对鱼造成伤口,鱼也感染有细菌病,杀完虫后再杀菌。这些做法通常导致用药无效,治疗失败,既耽误治疗,又浪费药物。有些不是细菌病,却用了相关的药物。有些是细菌病,分离到的致病菌已对两种以上的抗菌药产生了耐药性。有些是重大疾病,目前使用的药物根本无法治疗。


错误3:不了解病原的耐药性,乱用和加大剂量使用药物。


主要表现在治疗时不进行病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不了解病原的敏感药物和敏感浓度,加大药物的使用剂量。例如,如果正常使用氟苯尼考治疗鱼类细菌病,每千克鱼用10毫克就有用,但用到20毫克,肯定会加强病原菌的耐药性,下次用氟苯尼考若低于20毫克就起不到治疗效果,需要再加量,久而久之,这种药就不再管用了。还有养殖者在治疗鱼病时频繁更换药物种类,即今天用了一种药不见效,后天就改用另外一种药,过两天不见效,就再更换药物。其实,任何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其作用都需要一定的时间。频繁地更换药物,只能造成药物浪费,耽误治疗时机,并可能造成药物拮抗,治疗效果更差。


错误4:贪图便宜药物,不重视药物质量。


由于鱼药新品种不断投放市场,再加上一些非药品,使鱼药市场鱼龙混杂,价格也高低不一,同时,质量也优劣不同。一些养殖者通常选择价格便宜的药品,而忽略了药品的质量。因此,养鱼户在选择消毒剂和抗菌药时要慎重。


来源: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王小亮


收藏

已有70 人点赞

  • 游客579

    游客579

  • 游客689

    游客689

  • 游客79

    游客79

  • 游客688

    游客688

  • 游客50

    游客50

  • 游客834

    游客834

  • 游客351

    游客351

  • 游客797

    游客797

  • 游客886

    游客886

  • 游客107

    游客107

  • 游客845

    游客845

  • 游客596

    游客596

  • 游客710

    游客710

  • 游客528

    游客528

  • 游客938

    游客938

  • 游客619

    游客619

  • 游客649

    游客649

  • 游客827

    游客827

  • 游客717

    游客717

  • 游客840

    游客840

  • 游客96

    游客96

  • 游客936

    游客936

  • 游客430

    游客430

  • 游客684

    游客684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5755881c45d0c 2017-2-25 08:17
      
回复 17088175378 2017-2-25 06:52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了!
回复 5747f6e65fe1b 2017-2-25 00:01
学习相互学习!

查看全部评论(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