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技术 | 春季放鱼八部曲,为高效益打好基础

来源: 中国养殖网| 2017-2-24 14:21

为了提高鱼种放养成活率,以保证全年渔业生产顺利进行,广大水产养殖户朋友必须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是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工作。池塘是鱼类栖息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各种病原生物潜藏和繁殖的地方,池塘清淤消毒是预防和减少流行病暴发的重要环节,做好此项工作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由鱼病造成的损失。
  
二是做好水质培肥工作。清塘结束后,可适当施加氨基酸肥来培育水中浮游生物,一方面供肥水性鱼类摄食,另一方面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可增加池水的溶氧量,利于鱼类生长。一般可选用“帕尔高效液肥+生物育藻素”或“养水宝+生物育藻素”,尤其新挖池塘要多施,而底泥较多的肥水池塘可少施或不施。
  


三是做好鱼种选择工作。应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肌肉丰满、色泽鲜明、鳞片完整的鱼种,要尽量投放规格一致的主养品种,以利于养殖管理和统一上市。
  
四是做好鱼种消毒入塘关。即使是健康的鱼种也会携带某些病原体,尤其是从外地购进的鱼种,放养时要进行消毒。一般可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洗鱼种5~10分钟或10ppm的KMnO4水溶液浸洗鱼种20分钟左右。药浴的浓度和时间根据养殖品种、个体大小和水温灵活掌握。
  
五是放养温差不应太大。经过长途运输的鱼种放入池塘前应调节好运输水温与池塘水温,使温差小于3℃。可将池塘水逐步加入运输水箱中进行调节,防止因水温剧变引起鱼类内部器官功能失调造成鱼种死亡。
  
六是准确把握放养时间。放养过早,天气较冷,易冻伤鱼体;放养过晚,易损伤鱼体,放养成活率低。最佳的放养水温应为7℃~8℃,此时鱼种鳞片结构紧密,拉网运输时鱼种不易受伤。放养时间应选择晴天无风的日子进行,阴雨天、冰冻天不宜放养鱼种。
  
七是合理放养。一是放养的主养品种密度要合理;二是混养的品种间搭配要合理。放养密度一定要根据池塘条件、水源、电力、资金、技术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科学的放养密度对调节水质、预防鱼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在精养鲤鱼池中,一般情况下亩放养鲤鱼1500~2500尾,占80%左右,混养鲢鳙300~500尾,占20%左右。
  
八是做好放养记录。记下放养日期、品种、平均规格及数量等,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投饲、防病及饲料系数检测等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鱼种放养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工作,关系到整个养殖生产过程的成败和养殖效益的高低,因此,一定要认真做好这一基础工作,为全年渔业的丰收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文章来源:中国养殖网

收藏

已有68 人点赞

  • 游客561

    游客561

  • 游客806

    游客806

  • 游客299

    游客299

  • 游客134

    游客134

  • 游客888

    游客888

  • 游客415

    游客415

  • 游客860

    游客860

  • 游客694

    游客694

  • 游客804

    游客804

  • 游客124

    游客124

  • 游客386

    游客386

  • 游客218

    游客218

  • 游客48

    游客48

  • 游客640

    游客640

  • 游客297

    游客297

  • 游客74

    游客74

  • 游客951

    游客951

  • 游客594

    游客594

  • 游客121

    游客121

  • 游客828

    游客828

  • 游客436

    游客436

  • 游客10

    游客10

  • 游客182

    游客182

  • 游客526

    游客526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