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技术 | 严把五个消毒关,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漫延!

来源: 金湖县水产推广站| 2017-2-27 11:45

进入春季,气温回暧、水温升高,养殖池内的病原菌停止休眠,开始大量繁殖滋生,养殖鱼类一旦受到感染极易引发疾病。为此,江苏淮安市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动员全县渔技推广人员和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深入生产一线,采取进渔村,入渔户,到鱼塘,上鱼船等多种形式,指导养殖户及时落实好鱼病防控管理措施,确保鱼类健康快长,为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该站要求在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把好五个消毒关,严格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漫延。一旦鱼类发病,应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早控制、早见效,力求将鱼病消灭在诱发时的“萌芽”状态。


一、严把鱼种消毒关


鱼种放养入池前,根据鱼塘实际和鱼类品种,分别选用3%~4%的食盐、150毫克/升的漂白粉、7毫克/升的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和15~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等水溶液对鱼种进行浸洗消毒处理,以杀灭体表病原菌、寄生虫。

二、严把饵料消毒关


投喂螺、蚬等动物性饵料时,应用清水冲洗干净,选取活体投喂。投喂水草、陆草等植物性饵料时,应用0.7克/立方米的硫酸铜或2~3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溶液浸泡20~30分钟后再投喂,确保投喂的饵料新鲜、适口、无霉变、无腐烂、无污染、无毒性,以防“病从口入”。

三、严把食场消毒关


食场是养殖鱼类“集体就餐”的地方,是病原菌和中间寄主栖息的“集结地”,是鱼类最容易遭受感染患病的“温床”。因此,应坚持每10~15天用漂白粉对食场区水域消毒1次,方法是将250克的漂白粉溶于10~15公斤水中,在食场及其周围水域均匀泼洒,以阻止病原菌的大量滋生。

四、严把鱼具消毒关


对网、盆、桶、箱、下水衣等鱼具,应使用5%的漂白粉或10克/升的硫酸铜水溶液浸泡消毒20~30分钟后再用,并做到专塘专用,以切断病菌传播。

五、严把水体消毒关


坚持定期进行水体消毒,以效控制鱼病的发生和传播。一般每10天左右泼洒1次粒粒菌净,用量为100克/亩/米。每半月泼洒1次菌毒双杀,用量为100毫升/亩/米。每月泼洒1次混杀安,用量为20~30毫升/亩/米。

收藏

已有68 人点赞

  • 游客132

    游客132

  • 游客295

    游客295

  • 游客409

    游客409

  • 游客786

    游客786

  • 游客207

    游客207

  • 游客80

    游客80

  • 游客265

    游客265

  • 游客820

    游客820

  • 游客368

    游客368

  • 游客214

    游客214

  • 游客503

    游客503

  • 游客419

    游客419

  • 游客441

    游客441

  • 游客692

    游客692

  • 游客680

    游客680

  • 游客185

    游客185

  • 游客664

    游客664

  • 游客314

    游客314

  • 游客484

    游客484

  • 游客337

    游客337

  • 游客536

    游客536

  • 游客213

    游客213

  • 游客722

    游客722

  • 游客687

    游客687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高金燕 2017-2-27 12:44
做防疫工作,才能致富

查看全部评论(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