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造虾继续投产20个车间,养殖周期102天,500多个养殖池共出虾27万斤,成功率高达96%,出虾规格25头/斤,售价36-45元/斤,销售额高达1015万元,单茬总利润达到了665万元。而且单位产量再创新高,每方水体出虾9.57斤,明兴水产有什么秘诀?
目前明兴水产已发展到20个工厂化对虾养殖车间,近600个养殖池,养殖总面积近3万m3水体。今年上半年20个车间成功出虾18个车间,总产量18.5万斤,每方水体平均产虾近7斤,大大超越了小棚虾2斤的单位面积产量,总利润近200万!下半年冬造虾继续投产20个车间,养殖周期102天,除了24个养殖池有问题外,其他500多个养殖池共出虾27万斤,成功率高达96%,出虾规格25头/斤,售价36-45元/斤,销售额高达1015万元,除去成本350万,单茬总利润达到了665万元!而且单位产量再创新高,每方水体出虾9.57斤。见到如此好的成绩,不少养殖户都很好奇明兴水产有什么秘诀?是如何做到的呢?
对虾养殖主要技术负责人徐策在工厂化改造以及调水管理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注重实地拜访、网上学习以及自己亲身试验摸索,对关键环节把控要求极严。每次拜访徐总都会与之交流养殖上遇到的技术性问题,受益匪浅。笔者结合平日与他的交流内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大棚设计
徐策经过前期考察,结合如东当地情况,明兴水产工厂化对虾养殖采用双层膜铺盖模式,由于两层膜之间并没有填充保温类物质,因此采光不受影响。跟单层膜相比,车间内温度至少高3℃左右,这样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达到了保温的目的。
2、池底增氧设施
车间池子规格为7m×7m=49m2,底部4个对角靠近排污口的位置分别摆放周长60cm纳米圆环,在靠近池壁拐角的位置安装4根3m长纳米管。这样做的优势在于:①喂料的时候,可把侧壁的增氧关闭,只保留中间4个纳米圆环增氧,保证水中的溶氧。②对虾自由活动时,可打开侧壁的增氧纳米管,使水体时刻处在一定的转速下旋转,既促进对虾的消化,又能使水体变“活”,还有利于中间集污。
二、养殖管理
1、饲料的选择 一直以来,工厂化对虾养殖由于其高密度养殖模式的特点,因而在饲料选择上要求更高,徐策对饲料质量以及加工工艺也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刚开始时,徐策同时选择了4家大品牌虾料进行投喂对比试验,并全程跟踪投喂效果。通过上半年的试验结果并结合工人的意见,最终选择了某一家的全熟化虾料,并全程使用。徐策表示,通过试验对比发现,全熟化虾料在对虾消化吸收、含粉率、适口性以及水质稳定性方面确实比其他3家饲料优异。由于虾对糖的利用率比较低,淀粉含量过高会对虾的肝胰腺造成较大的负担,所以全熟化虾料能真正有利于对虾肝胰腺的消化作用。
此外,他还认为全熟化虾料养出来的对虾,虾体肥满压秤,体色晶莹透亮,很少出现异常体色,虾贩子抢着要,价格也比其他的贵1-2元/斤!
2、投喂管理
从放苗到出虾,全程每日5餐,分别在上午7:00、10:00和下午13:00、17:00、19:00这5个时间点进行投喂。
在规格小于100头/斤时,分别在5个时间点各自以双效安肽(主要成分:各种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电解质等)、诱食因子(主要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等)、肝胆康(主要成分:酵母多糖、乳化剂、胆汁酸等)、纳生元(主要成分:钾、钠、钙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及纳必力(主要成分:高稳维生素C、维生素E、氨基酸等)拌料投喂,吃料时间控制在1小时。 中后期规格大于100头/斤时,配合乳酸菌及酵母菌拌料进行投喂,吃料时间控制在1.5小时。
3、排污管理 工厂化养虾相比小棚最突出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高效及时排污,以减缓底部污染对虾可能造成的危害,保证对虾能够时刻处在安全合理的生存环境。但排污的时机以及频率该怎样把握?徐策有自己一套科学合理的排污措施,养殖前期每天进行2次排污,养殖中后期每天进行3次排污。排污时间为分别在早晨5:00,也就是在第1餐之前进行,下午在16:00左右,也就是在第4餐之后查看料台时进行排污,中后期主要在中午12:00增加1次排污。每次排污时间大概在6~10秒左右,直到排污口水体和池中水体颜色一致即可。由于排污以及其他因素会消耗池中水量,需要每隔2天补加一次新水,达到目标养殖水位1.2m即可。
4、水质管理 水质调控是对虾养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优良的水质不仅能为对虾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也能保证对虾的成活率。徐策全程使用益生菌来调控水质,如光和细菌、芽孢杆菌等。养殖水色为棕红色,养殖过程中选择在晴天上午泼洒光合细菌,一周泼洒3次。在泼洒之前先在池中泼洒糖蜜粉,调节水体中的碳氮比;若水色偏浅时,可以连续几天泼洒光合细菌调节水质,并同时配合使用芽孢杆菌,在对虾蜕壳期间补充钙等矿物质。按徐策的话说就是以有益菌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始终把有害菌的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对虾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