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行业新闻 查看内容

赊料比重下降,明年上半年罗非鱼价格或起伏不大

来源: 农财宝典| 2016-12-15 09:37

 时至12月中旬,临近2016年的结尾,据记者了解,目前海南文昌地区的罗非鱼价格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以12月13日为例,当天加工厂报价4.2元/斤左右(到厂价)。

“按照这个价格,如果各方面条件比较理想的话,每斤鱼能够赚两、三毛钱,但是绝大部分人达不到这个水平。”12月11日,某饲料企业在文昌的业务经理告诉记者,假如综合成本能控制在3.7-3.8元/斤,效益还是可以接受。

不过,该经理介绍,上述成本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除了塘租保持在中等水平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不出现发病、死鱼的情况,还需要比较好的饲料产品,而且还是使用现金购买饲料,“否则,一斤鱼几毛钱的利润,光是赊销饲料抵消掉了。”

据了解,今年在海南罗非鱼市场,用现金购买饲料,或者部分赊销、部分现金购买饲料的养殖户数量有所增加,据估算,在主养区文昌,这部分人大概占了20%左右。一直以来,海南罗非鱼市场的赊销现象非常盛行,导致养殖户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卖鱼的时间选择都被控制,再加上最近几年鱼价低迷、饲料价格总体走高,引发了养殖户群体的普遍不满,甚至一度出现了集体停止投料的现象。

从长远看,赊料比重下降对整个行业资金链的改善有好处,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广东某大型饲料企业在海口的业务经理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在海南长期做罗非鱼料的企业,都开始控制资金,对赊销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于是,很多来自广东等地小饲料厂的品牌开始进入海南,膨化料的价格甚至可以低到70多元一包,由于鱼价低迷,其低端定价迎合了不少养殖户的接受,可以说今年在海南市场,一些小品牌低端饲料大行其道。

“在今年下半年,问题就出来了。”该经理介绍,很多小厂的产品质量比较差,造成了鱼生长慢、饲料系数偏高,导致很多鱼塘产不出鱼,甚至还出现由于消化系统病变引发死鱼的现象。有多位行业人士提出,这部分小厂,基本上是抱着“能赚一把是一把”的投机心态来做,并没有长期的定位和规划,最终受损失的还是养殖户。

今年,受鱼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海南罗非鱼秋苗的投放量较少,投放密度大幅度降低,对明年上半年的鱼价不会有太大的影响。首先,海南的罗非鱼没有内销市场,明年鱼价的具体价位还要看加工厂的订单;其次,随着饲料赊销比例降低,更多养殖户在卖鱼时间的选择上,自主权正在加强,换言之,选择错峰出鱼的人数会增加,最终造成整个市场商品鱼上市的均衡性增加,不太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来源:农财宝典 孙岁寒


收藏

已有166 人点赞

  • 游客596

    游客596

  • 游客580

    游客580

  • 游客1

    游客1

  • 游客101

    游客101

  • 游客179

    游客179

  • 游客372

    游客372

  • 游客385

    游客385

  • 游客968

    游客968

  • 游客700

    游客700

  • 游客888

    游客888

  • 游客555

    游客555

  • 游客952

    游客952

  • 游客373

    游客373

  • 游客903

    游客903

  • 游客994

    游客994

  • 游客654

    游客654

  • 游客621

    游客621

  • 游客865

    游客865

  • 游客887

    游客887

  • 游客723

    游客723

  • 游客2

    游客2

  • 游客625

    游客625

  • 游客452

    游客452

  • 游客878

    游客878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