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鱼牢”这个词语听上去邪乎得有些瘆人。但这是真相记者近几天在洞庭湖沿线所目击到的真实场景,近日,益阳沅江的多名环保志愿者向我们反映称,当地的东洞庭和南洞庭湖,出现了数千亩的铁丝围网,这些围网将洞庭湖水域,分割成了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圈地,现场是触目惊心。不废话了先上图! ![]() ![]() ![]() 高五六米、绵延不见尽头,这玩意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像美剧里的监狱?还真是。这样的围网,可以围住水中的鱼虾,让建网者在水退时坐收渔利,但同时也会直接导致湖区的生态环境萎缩,致使湿地、芦苇荡、水鸟食物链遭到破坏。 记者抵达益阳沅江,东洞庭湖与南洞庭湖交界处时看到,眼下属于枯水期,大片的湿地已经露出变成滩涂。记者驱车行经的这条“路”,正是退水后的河滩,然而,原本该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滩涂湿地,现在却布满了成片的铁丝网,这些铁丝网足有六米高,环保志愿者告诉我们,这就是小规模的“鱼牢”。 ![]() ![]() ![]() ![]() ![]() 对于这种“涨水时收鱼,水退时留鱼”的捕捞方式,沅江南洞庭湖一带的居民和环保志愿者都认为,这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一种破坏。大通湖东湖渔场的这名工作人员透露,这些钢丝围网是从五六年前逐渐出现的,近两年尤其密集。而几年间,湖区的捕鱼秩序已被破坏,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网围,把原本属于公共区域的自由水面,变成了私人领地,他们作为具有合法资质的捕鱼人员,却被限定无法入内。 ![]() ![]() ![]() ![]() 在洞庭湖水面上非法开挖矮围、立起网围,不仅破坏了洞庭湖的生态环境,也危及到了当地的防汛。益阳沅江市南大膳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采取强力手段,对南洞庭湖上的矮围网围进行强制拆除。据初步统计,此次拆除范围,涉及72处围网、包含矮围18处,总共所涉面积大约六万多平米,目前,拆除行动已进入攻坚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