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技术 | 进行鱼病检查时,应注意这六大问题!

2017-3-12 13:12

在鱼病的诊断过程中,要注意现场调查、目检和镜检三者的有机结合,根据经验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为鱼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在鱼病的检查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现场调查暴发性死鱼


在进行现场调查时,如果发生暴发性的大批死鱼,一般依“急剧缺氧-农药或工业废水污染-暴发性流行性鱼病-人为投毒”的思路去分析鱼类的死亡原因。


2.病检时一定要用活的或刚死亡的养殖对象检查


有许多疾病的症状在活的或刚死亡的鱼体上很明显,但死亡过久的鱼,各器官、组织腐烂变质,原来所表现的病症难以辨别。并且寄生在鱼体表或体内的病原体,常会随着鱼的死亡很快消亡。如果病鱼死亡时间较长,病原体往往改变形状,或完全崩解腐烂。因此,检查诊断鱼病时,要求用活的或刚死亡的鱼。


3.要保持鱼体湿润


如果鱼体干燥,有些症状会变得不明显,甚至根本无法辨认;寄生在鱼体表的病原体,也会很快死去或崩解,无法诊断。因此,用作检查的病鱼不可让它在空气里干燥,应放在水桶里(最好用原池的水),或用湿布包裹。


4.分离出鱼的内部器官,要保持器官的完整和湿润


当把各个器官取出时,要小心操作,不要把器官的外壁弄破,特别是肠、胆囊等,以防内含物和病原体外流,污染其他器官,影响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同时,要小心地把器官分离,分放在解剖盘内或其他干净的器皿内,并保持各个器官的湿润。


5.用过的工具要清洗干净后再用


对某一条鱼,甚至同一条鱼的不同器官接触过的用具,要洗干净后才可在另一条鱼或另一个器官上去操作,这是为了避免解剖工具把病原体从一条鱼带到另一条鱼.或从一种器官带到另一种器官上,避免把病原体寄生部位搞错而影响对鱼病的正确诊断。


6.一时无法诊断的疾病要保留标本


在检查过程中,对每个器官要先用肉眼仔细观察,如果发现有病原体,可以用镊子或者解剖针把它分拣出来,放到器皿内,并标明来自于哪一个器官;如果用肉眼无法判定时,可以用镜检;如果镜检仍然无法判定的,应把这部分组织保存起来,以便进一步作病原检查。  


收藏

已有70 人点赞

  • 游客654

    游客654

  • 游客194

    游客194

  • 游客563

    游客563

  • 游客587

    游客587

  • 游客25

    游客25

  • 游客614

    游客614

  • 游客108

    游客108

  • 游客755

    游客755

  • 游客797

    游客797

  • 游客391

    游客391

  • 游客936

    游客936

  • 游客226

    游客226

  • 游客825

    游客825

  • 游客819

    游客819

  • 游客557

    游客557

  • 游客388

    游客388

  • 游客579

    游客579

  • 游客329

    游客329

  • 游客322

    游客322

  • 游客888

    游客888

  • 游客392

    游客392

  • 游客313

    游客313

  • 游客866

    游客866

  • 游客29

    游客29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5747f6e65fe1b 2017-3-13 09:29
学习通威技术养殖成功!
回复 ZOUJ02 2017-3-12 15:37
    

查看全部评论(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