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行业新闻 查看内容

热点 | 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可向阳澄湖大闸蟹、潜江小龙虾、“大湖”淡水鱼看齐!

来源: 新华日报| 2017-3-13 09:24

  焦点热议

  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如何培育?农民持续增收新渠道怎样拓展?江苏阳澄湖大闸蟹、湖北潜江小龙虾、湖南常德“大湖”淡水鱼,都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和品牌特色,三地在上述3个产业样本上所作的各具特色的探索,为破解这两大课题提供了生动借鉴。

  补短板:发展绿色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

  苏州、潜江、常德,3座城市自东向西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重要产地。

  阳澄湖大闸蟹:

  调减养殖水面优化生态

  早春三月,苏州阳澄湖边,养殖户正在投放蟹苗。相比往年,螃蟹养殖水面少了很多,这与苏州的一项重要决策有关。“长期以来,苏州城区供水全部来自太湖,安全风险较大,阳澄湖是太湖流域重要的淡水湖泊,作为第二水源地可以形成‘双重水源、双重保障’格局。”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市市长曲福田介绍,苏州开展两轮阳澄湖生态优化行动,截至去年底,围网养殖面积从3.2万亩缩减至1.6万亩,沿湖地区工业企业大幅压减,明年年底,阳澄湖饮用水源地水质要100%达标。

  “在螃蟹养殖和生态保护之间,要算清大账。”顾敏杰是当地的养殖大户,此前在阳澄湖拥有200亩养殖水面,现在减少至80亩,“产量虽有影响,也倒逼大家进一步提高大闸蟹的品质”。

  潜江小龙虾:

  质量安全监管站全覆盖

  “你家田里的水质不是特别好,千万别用含农业残留的药物,一定要选用无公害的微生物制剂处理水质。”这两天,潜江市总口管理区技术人员曾宇帆一直奔走在田间地头。作为湖北小龙虾主产地,潜江坚持“销售有订单、出口有认证、检测有标准、生产有记录、质量有保障”,在全市23个乡镇均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专项经费、专人监管,布下一张安全监控网。

  以高标准确保绿色生态,在欧美市场严苛检测中,潜江出口的小龙虾系列产品无一例超标。

  “大湖”淡水鱼:

  养殖水质不低于三类标准

  “从最初9万亩养殖水面,到如今拥有185万亩自有水面,集团旗下的大湖股份已成为全国淡水鱼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罗祖亮介绍。无论是鱼苗选育、向农户供苗,还是带领农户养殖、“大湖”自然放养,全过程坚持绿色环保理念。“24小时监测水质,让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良好生长,既修复水体也收获绿色产品。”罗祖亮介绍,大湖所有养殖水面均保持良好湖泊水平,水质稳定在三类标准以上。

  代表点评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春晖集团董事长谭伦蔚:渔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产量而是生态问题,以及由此连带的产品质量问题。我们要坚持环境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既“吃好鱼”又保环境,尽快补齐优质品种、短缺产品、生态环境的短板。

  增效益:适度规模经营拉长产业链

  发展特色产业,关键是要提升效益、增强竞争力,让产业发展可持续、有奔头,三个地方开展了有益探索。

  阳澄湖大闸蟹:

  以蟹为“媒”发展休闲旅游

  养殖水域减少,如何保持产量不大幅下滑?苏州一方面挖掘阳澄湖周边区域的养殖潜力,另一方面帮助蟹农提高养殖技术和产品品质。

  前不久,苏州市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制定阳澄湖大闸蟹生态养殖技术地方标准,开展“阳澄湖1号”中华绒螯蟹新品种选育、南养北育河蟹及阳澄湖大规格河蟹养殖研究、“太湖1号”青虾等新品种示范推广、湖泊大水面“净水渔业”研究等,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阳澄湖水面主要分布在苏州市相城区,该区充分发挥专业户、合作社和销售大户作用,加快整合养殖资源,提高规模效益。同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依托螃蟹养殖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让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每到秋季,苏州本土在线旅游服务商同程旅游推出“吃大闸蟹+住特色酒店+城郊休闲游”组合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潜江小龙虾:

  “虾稻共作”持续提升效益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着力提高土地出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多年前就有农户养殖小龙虾,但规模很小。”潜江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介绍,江汉平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保障安全是第一位,难以专门腾出空间养殖龙虾。

  经多年实践,潜江探索出“虾稻共作”新模式,种粮的同时养殖小龙虾,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产效益。为支持产业发展,潜江市深入实施八项工程——龙虾种苗选育繁育基地建设、龙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创建、龙虾产业龙头企业发展、龙虾名优品牌培育、龙虾文化生态旅游建设、龙虾现代餐饮经营模式推广、龙虾产业精准扶贫、“产城融合”。

  持续创新,让潜江屡有收获:莱克公司探索出8种小龙虾养殖方法、华山公司研制出全国首款由甲壳素制作的保健品……

  代表点评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农委主任吴沛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总体思路是主导产业提升、特色产业扩面、多元复合经营、产业融合发展。其中,特色产业要围绕“四化”做文章——优质化,品质进一步提升;高端化,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多元化,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增强与农业的渗透性、融合度;特色化,依托区位资源、科教人才优势,培育更多优质产品。

  育主体:培育更多新型农业经营者

  现代农业发展,迫切需要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者,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让更多人增收致富。

  阳澄湖大闸蟹:

  “互联网+”快速拓展市场

  顾敏杰是阳澄湖大闸蟹电商第一人,2008年退伍回家,看上互联网机遇,在淘宝网开店卖螃蟹。去年,顾敏杰销售9000万元大闸蟹,全部走电商渠道。“互联网的魔力超出想象,将产业链各环节无缝衔接。”顾敏杰介绍,一般情况,螃蟹捕捞后先在冰箱预冷几个小时,然后装入保温箱,通过快递运往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城市都能次日抵达。

  在阳澄湖地区,只要有保鲜物流资质的快递公司都设有门店,每到旺季忙个不歇。“邮政EMS、顺丰速运市场份额最高。”顾敏杰透露,自家的电商平台已积累5万多名客户,一年快递费支出就上千万元。

  潜江小龙虾:

  产业帮扶精准脱贫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民增收。在潜江,小龙虾养殖已让一大批农民先富裕起来,但仍然有一部分贫困群众需要帮扶。潜江将小龙虾养殖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贫困户可享受1次虾苗免费投放、1次财政资金扶持和1次信贷支持。

  政府部门安排技术人员上门指导,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以“送技术、送虾苗、包回收、保底价”方式,帮助贫困户养殖小龙虾。对有意愿但缺少养殖资源的贫困户,企业低价租赁虾池,或安排到养殖基地就业,多渠道脱贫奔小康。

  “大湖”淡水鱼:

  “三个带动”分享收益

  大湖股份引导农民自然融入公司产业链,做到“三个带动”:鱼苗带动,公司每年孵化鱼苗30亿尾,交给农民养殖,直接养成商品鱼或为大湖股份配套鱼种,综合经济效益达百亿元;鱼种带动,公司向农民提供鱼苗,养到1斤左右后返销给大湖股份,每年鱼种货值上亿元;贸易带动,借助大湖股份品牌效应拓展市场,每年为渔民增收10亿元以上。

  代表点评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湖产业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罗祖亮:农业发展需要培育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村的职业农民,也包括返乡下乡的农民工、大学生、科技人员和退伍军人,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要搭建好平台、营造好环境,让大家共同发展、分享收益。

收藏

已有67 人点赞

  • 游客655

    游客655

  • 游客477

    游客477

  • 游客17

    游客17

  • 游客998

    游客998

  • 游客591

    游客591

  • 游客678

    游客678

  • 游客481

    游客481

  • 游客816

    游客816

  • 游客504

    游客504

  • 游客746

    游客746

  • 游客847

    游客847

  • 游客229

    游客229

  • 游客665

    游客665

  • 游客309

    游客309

  • 游客749

    游客749

  • 游客820

    游客820

  • 游客259

    游客259

  • 游客760

    游客760

  • 游客324

    游客324

  • 游客674

    游客674

  • 游客616

    游客616

  • 游客669

    游客669

  • 游客457

    游客457

  • 游客728

    游客728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老四00 2017-3-13 09:36
学习通威技术养殖成功!

查看全部评论(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