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行业新闻 查看内容

新闻 | 鱼儿畅游天山南北 新疆向渔业大区迈进

来源: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7-3-18 18:03

第十二届福海县乌伦古湖冬捕节活动现场


夕阳映照万顷碧波,鱼儿鲜活肥美,渔民悠然自得,船舶随波渐远,一切安然祥和——这,是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古筝名曲《渔舟唱晚》中所描绘的景象。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这种场景只存在于江南水乡,而如今,在距离海洋遥远的新疆大地,却也是碧波翻涌,鱼儿畅游,渔歌四起。

近些年来,在沙漠占总面积四分之一的新疆,越来越多的人却开始以捕鱼为业。这看似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但实际上,新疆已逐步向渔业大区迈进——2016年新疆水产品总产量超过16万吨,稳居西北五省区第一。

既然能把荒漠变草场,戈壁变渔乡又有什么不可能呢?

特色和品牌相结合

翻开新疆地图其实就能发现,新疆发展渔业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博斯腾湖、乌伦古湖、赛里木湖等湖泊犹如一颗颗翡翠镶嵌在天山南北,而这些湖中的水质,都是适合鱼类生长的。目前,在新疆两大干旱盆地内,分布于大漠、戈壁周缘的宜渔水域已超过7.5万公顷。

这些水域大多是由天山冰雪消融形成,水质天然洁净无污染,在这样的水质中生长出的鱼类,足以令人吃得放心。这也就保证了当代社会人们对食品最看重的一点——绿色。

然而在如今市场环境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仅仅拥有绿色无污染这个优势,是远远不够的。正如自治区水产局局长古力努·阿不都热扎克所说:“新疆水产品要想在全国水产品市场中突围,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

特色是什么?有一条就是在任何领域都走得通的路——物以稀为贵。

人们都说,到了新疆要吃烤肉和抓饭,其实也不尽然,到阿勒泰,那必然要吃鱼的。每逢夜幕降临,阿勒泰地区各个县市的夜市就摆起了一桌桌全鱼宴。梭鲈、白斑狗鱼、五道黑、哲罗鲑……经过烧烤,刷料,一口咬下,唇齿留香。炊烟袅袅中人们吃着鱼,聊着天,好一幅美妙的生活画卷。

这些新疆本土鱼,成为新疆水产品向外突击市场的利器。目前,新疆主要特色名贵鱼类有池沼公鱼、高白鲑、虹鳟鱼、白斑狗鱼、河鲈,梭鲈、丁鱼岁等。其中池沼公鱼、高白鲑等品种出口日本、芬兰等国,出口量在全国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已成为我国出口水产品的著名品牌。

科技与养殖相结合

3月15日上午,乌鲁木齐市民王东升走进当地老北园春海鲜批发市场的“天蕴天山跃出三文鱼”直营店买了一份300克的三文鱼。他笑着说,自己已经是这里的“老客户”了,“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又便宜的三文鱼,真是太有口福了。”

三文鱼大多生活在海洋里,而新疆则距离海洋十分遥远。可现在,本地的良好水源加上科学养殖,天山也“跃”出了三文鱼。

在伊犁州尼勒克县的喀什河流域中,天山冰川融水使得这里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0℃以下,十分适合三文鱼生长。新疆天蕴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看中了这一点,经过3年科学培育,令300万尾三文鱼于去年推向市场,销售价格也比进口三文鱼低了不少。

一进入市场,立刻得到无数好评。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三文鱼养殖基地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基地。今年,他们公司还将在新疆开设100家三文鱼直营店,让天山南北各族消费者都能随时吃到新鲜的三文鱼。

科学养殖,细心培育,能把“进口鱼”变成“本土鱼”,由此可见,科学与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是第一生产力。

为此,我区大力发展渔业的相关地州,也在每年的冬季、夏季,举办一系列的科学养鱼培训班,提高当地百姓水产养殖管理和职业技能水平。

去年年底,昌吉州与巴州博湖县便分别举办了水产健康养殖及质量安全培训,就渔业健康高效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渔业发展的新挑战等问题为上百名水产从业人员进行答疑解惑。

3月15日,渔业大县福海县也举办了为期3天的“2017年春季水产养殖培训班”,并邀请了援疆干部、自治区科研院所、新疆农业大学等7位专家进行授课。“每年这样的课我都会积极来听,以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让自身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民。”当地渔业经营者张爱荣说。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南疆缺水,与水产养殖业不搭边,但是喀什地区泽普县的泽普农场却有一个拥有水面面积约4000亩,水产品年产量近4000吨的大“鱼塘”。3月初,这里也同样举办了特色水产养殖培训班,吸引了来自辖区的水产养殖户60余人参加。

而近日,福海县的渔业信息化建设更是进一步推动当地水产品改革的步伐。据了解,渔业信息化建设将整合福海全县渔业产业数据中心,推进渔业渔政管理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构建集渔业产销情况、技术推广、市场分析、全产业链交易为一体的智慧渔业服务云平台。

渔业与旅游相结合

拉网捕鱼、祭湖、醒网……每年的1月初,福海县乌伦古湖被冰封的湖面上,总有无数人在“踏雪寻鱼”,这种冬季冰雪捕鱼的生产方式被称为“冬捕”,是新疆福海县乌伦古湖的传统捕鱼方式。

如今,福海县通过围绕冬捕大做文章,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渔业,乌伦古湖冬捕旅游文化活动经过多年的运作,已摇身一变成为促进当地居民增收致富与新疆冬季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现在的冬捕节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了,除了声势浩大的冬捕以外,家庭冰雕、冰上龙舟、滑冰场、狗(马)拉雪橇、纳福放生、雪地足球等娱乐项目也让游客能有多元化的旅游观光体验。”连续5年参加冬捕节的导游王美丽说。

将渔业与旅游相结合,将“鱼”的附加值做到最大化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福海县的龙海鱼庄从2009年开始做“渔家乐”,如今在福海县已小有名气,每逢旅游旺季,鱼庄内进进出出的游人如织。目前,福海县已有大大小小的渔家乐30多家,旅游年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当地牧民努尔兰·吾夏尔光在冬捕节期间做做马拉爬犁、售驼奶、烤鱼等小生意,一个冬天下来,也有近2万元的收入。

毗邻古称“西海”的博斯腾湖,近年来,博湖县也逐渐延长渔业的产业链,推进当地休闲观光渔业的发展,打造“西部渔村”品牌。博斯腾湖国家5A级景区的品牌吸引力再加上博湖县连续多年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文化旅游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带动农牧民增收的主导产业。2015年,博斯腾湖国家5A级景区接待游客167万人次,旅游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预计到2020年,该景区接待游客能力将达到300万人次,旅游收入有望突破7亿元。

昌吉州通过出台扶持渔业发展用水政策,把发展休闲渔业作为现代农业、水利事业的重点工作,积极申请将休闲渔业纳入重点项目支持范畴,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渔业。去年,全州经营休闲渔业年接待游客达67万人次,休闲渔业产值达到3650万元,实现利润1665万元。

来自自治区水产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新疆渔业总产值达到29亿元,新疆渔民人均收入达到1.66万元,比新疆农民人均收入高出6000多元。

收藏

已有121 人点赞

  • 游客930

    游客930

  • 游客945

    游客945

  • 游客911

    游客911

  • 游客839

    游客839

  • 游客2

    游客2

  • 游客580

    游客580

  • 游客4

    游客4

  • 游客627

    游客627

  • 游客306

    游客306

  • 游客335

    游客335

  • 游客64

    游客64

  • 游客837

    游客837

  • 游客899

    游客899

  • 游客577

    游客577

  • 游客946

    游客946

  • 游客755

    游客755

  • 游客172

    游客172

  • 游客194

    游客194

  • 游客371

    游客371

  • 游客465

    游客465

  • 游客969

    游客969

  • 游客926

    游客926

  • 游客793

    游客793

  • 游客392

    游客392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5747f6e65fe1b 2017-3-19 10:23
学习相互学习,学习!
回复 船长蒙奇#xx 2017-3-19 10:16
传统四大家鱼养殖,亏损,特种水产能够有市场?小编误导大家了
回复 18771500810 2017-3-18 23:30
技术推广

查看全部评论(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