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科普 | 溶解氧堪称水产养殖的灵魂!深刻影响饵料系数

来源: 微信公众号| 2017-3-24 13:28

 一、溶解氧的含量对养殖动物的影响


溶解氧的定义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即常说的溶氧,英文简写DO,图1简单地阐释了溶氧与空气中氧气的区别。水中的溶氧不仅是鱼虾及某些微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而且还对饵料系数、池塘底质、水产动物疾病等产生重大影响。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要想获得更高的养殖效益有三个途径:减少投入、提高产出和可持续养殖的生态环境。而在这三个途径中,无一不与溶氧有关系。简单地说,溶氧贯穿于整个养殖周期中,见图2。


到底溶氧是如何影响养殖的呢?下面分别从七个方面进行讲述。




图2 溶解氧对水产养殖的影响


(一)溶解氧的含量对养殖动物的影响


溶解氧是水产动物维持生存的必需物质之一。水产动物和人一样,人的存活需要空气,鱼类要存活就需要溶解氧。大多数鱼类生活于水面下,到空气中直接呼吸氧气不太现实,只有靠水中的溶氧维持生理需求。


1、溶解氧不足对养殖动物的影响


①生命现象的需要 一切好氧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殖都离不开氧气,而水中的溶氧量成为水生动物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一个限制性因素。有人估计,直接间接缺氧致死的鱼类,约占养殖鱼类死亡总数的60%。


②影响鱼产量 饲养草鱼的池塘,溶氧量为5.5mg/L的水比溶氧量在2.7mg/L的水时增肉率提高9.88倍,饵料系数降低5.5倍;其他养殖品种也有类似相关性。所以说,充足的溶氧是提高鱼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2、溶氧过量对养殖动物的影响


当养殖水体中溶氧含量过饱和时,发生“气泡病”的危险是相当大的,这种气泡病是由于鱼或贝类血液内某种气体过饱和,然后在动物体内形成气泡,对鱼来说常发生在鱼苗和鱼种阶段。它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鱼苗的肠道里出现气泡,致使不能下沉而死亡;另外一种是鱼苗或鱼种的体表和鳍条组织内以及鳃丝附着许多小气泡,使鱼类上浮,游动不正常。因此,在充纯氧运输鱼苗时应注意,和氮气气泡病相比,氧气气泡病死亡率较低,在溶氧饱和度下降时,气泡易消失,病鱼可迅速恢复。



二、溶解氧对饵料系数的影响

溶氧不足使养殖动物呼吸频率加快,机体各方面功能都不同程度受到限制,为了能呼吸到更多的氧,消耗体内过多的能量,当其长期处于这种状态时,摄食的饵料不能很好的转化为肉及脂肪,使得饵料系数增大,影响养殖动物产量。

鱼类在溶氧3mg/L时的饵料系数要比4mg/L时增大一倍,生长在溶氧7mg/L中的鱼生长速度比生长在溶氧4mg/L中的鱼快20%-30%。而饵料系数低30%-50%。当水中溶氧量达到4.5mg/L以上时,鱼、虾的食欲增强极为明显; 达到5mg/L以上时,饵料系数达到最佳值。

当前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中的溶氧水平往往达不到应有的要求而影响饲料报酬。所以,为了保证养殖动物最佳限度利用所投喂的饲料,达到充分生长的目的,水中的溶氧应不小于5mg/L-7mg/L。因此,在高产、高密度养殖时,充足的溶氧有利于消化吸收,降低饵料系数。
  

收藏

已有69 人点赞

  • 游客5

    游客5

  • 游客419

    游客419

  • 游客264

    游客264

  • 游客162

    游客162

  • 游客192

    游客192

  • 游客98

    游客98

  • 游客17

    游客17

  • 游客579

    游客579

  • 游客780

    游客780

  • 游客611

    游客611

  • 游客652

    游客652

  • 游客946

    游客946

  • 游客531

    游客531

  • 游客639

    游客639

  • 游客602

    游客602

  • 游客617

    游客617

  • 游客572

    游客572

  • 游客779

    游客779

  • 游客224

    游客224

  • 游客615

    游客615

  • 游客39

    游客39

  • 游客471

    游客471

  • 游客131

    游客131

  • 游客486

    游客486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