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行业新闻 查看内容

支招 | 进行鱼病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来源: 微信公众号| 2017-3-24 15:43

 在鱼病的诊断过程中,要注意现场调查、目检和镜检三者的有机结合,根据经验和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为鱼病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在鱼病的检查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现场调查暴发性死鱼


 在进行现场调查时,如果发生暴发性的大批死鱼,一般依“急剧缺氧-农药或工业废水污染-暴发性流行性鱼病-人为投毒”的思路去分析鱼类的死亡原因。


2.病检时一定要用活的或刚死亡的养殖对象检查


 有许多疾病的症状在活的或刚死亡的鱼体上很明显,但死亡过久的鱼,各器官、组织腐烂变质,原来所表现的病症难以辨别。并且寄生在鱼体表或体内的病原体,常会随着鱼的死亡很快消亡。如果病鱼死亡时间较长,病原体往往改变形状,或完全崩解腐烂。因此,检查诊断鱼病时,要求用活的或刚死亡的鱼。


3.要保持鱼体湿润


 如果鱼体干燥,有些症状会变得不明显,甚至根本无法辨认;寄生在鱼体表的病原体,也会很快死去或崩解,无法诊断。因此,用作检查的病鱼不可让它在空气里干燥,应放在水桶里(最好用原池的水),或用湿布包裹。


4.分离出鱼的内部器官,要保持器官的完整和湿润


 当把各个器官取出时,要小心操作,不要把器官的外壁弄破,特别是肠、胆囊等,以防内含物和病原体外流,污染其他器官,影响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同时,要小心地把器官分离,分放在解剖盘内或其他干净的器皿内,并保持各个器官的湿润。


5.用过的工具要清洗干净后再用


 对某一条鱼,甚至同一条鱼的不同器官接触过的用具,要洗干净后才可在另一条鱼或另一个器官上去操作,这是为了避免解剖工具把病原体从一条鱼带到另一条鱼.或从一种器官带到另一种器官上,避免把病原体寄生部位搞错而影响对鱼病的正确诊断。


6.一时无法诊断的疾病要保留标本


 在检查过程中,对每个器官要先用肉眼仔细观察,如果发现有病原体,可以用镊子或者解剖针把它分拣出来,放到器皿内,并标明来自于哪一个器官;如果用肉眼无法判定时,可以用镜检;如果镜检仍然无法判定的,应把这部分组织保存起来,以便进一步作病原检查。


收藏

已有67 人点赞

  • 游客8

    游客8

  • 游客497

    游客497

  • 游客641

    游客641

  • 游客565

    游客565

  • 游客747

    游客747

  • 游客383

    游客383

  • 游客770

    游客770

  • 游客757

    游客757

  • 游客928

    游客928

  • 游客275

    游客275

  • 游客92

    游客92

  • 游客877

    游客877

  • 游客769

    游客769

  • 游客135

    游客135

  • 游客748

    游客748

  • 游客217

    游客217

  • 游客657

    游客657

  • 游客86

    游客86

  • 游客9

    游客9

  • 游客857

    游客857

  • 游客106

    游客106

  • 游客39

    游客39

  • 游客962

    游客962

  • 游客92

    游客92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5747f6e65fe1b 2017-3-25 10:42
学习相互学习!!!
回复 18771500810 2017-3-25 05:21
基本步骤

查看全部评论(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