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第三届中部地区水产饲料实用技术论坛继续在郑州市黄河迎宾馆召开。水产大行业专家专门探讨了膨化饲料的新趋势及发展膨化饲料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一直以来,业内人士将膨化料视作高级生产力的代表,使用膨化料是未来水产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华南地区,使用膨化料带来的养殖增效、丰产丰收显而易见。而在中部地区包括豫、湘、鄂、赣四省在内,尽管饲料总产销量不小,但是膨化料占比却不到1成。对于中部地区最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草鱼,其膨化料使用量仅为20万吨。相比之下,中部地区膨化料市场的发展前景喜人、空间巨大。 在各行各业大力提倡转方式、调结构的背景下,水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被提上日程。转型升级与环保压力双管齐下,水产养殖要朝着高产高质、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冷向军认为,膨化料所具有的特点切中发展新要求。他指出,膨化工艺使得饲料利用率提高,且安全卫生、耐水性好,养殖管理也因此更加便利。同时,通过试验,调整膨化饲料的营养配比,发现在蛋白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膨化料较颗粒料具有更好的生长性能。 中部地区是我国淡水鱼尤其是草鱼养殖重镇,业内人士认为,性价比是制约草鱼膨化料替代颗粒料的主要因素。对此,广东德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宇航表示,调整膨化工艺下饲料配方可以做到高性价比。经过长期试验,证明提高豆粕用量是可行方案,实验室条件甚至可以将豆粕添加到35%,另外,也可以适度用玉米、大麦去替代小麦。他强调,在中部地区从去年开始,企业开始有意识调整配方,膨化料迎来快速发展期,目前膨化线总数已超过140条。江苏牧羊集团首席设计师马亮补充,膨化工艺提高也可以改善产品性价比,如开发少机头料、高产效能的膨化机。 不过,生产膨化料有其需要解决的问题。膨化料高营养成分的特点,决定了加工过程需要使用大量的添加剂成分,而膨化及添加剂工段车间是饲料厂最容易出现加工废气的环节。四川蓝雨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雷向与会企业呼吁,当前环保压力大,配置高效、经济的饲料废气异味治理设备将是企业首选。环保意识淡薄的企业,很难将膨化料市场做大。 在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解决效率问题,走环保可持续道路,发展大宗淡水鱼传统优势,并坚持开发新品种市场,是今后中部地区膨化料发展的正确方向。广东粤海饲料集团技术总监程开敏对此认为,从华南水产养殖业发展经验看,华中地区真正打开养殖潜力必经的路一定要走,但时间要短于华南,可能只需要5-10年。 来源:农财宝典 作者: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孙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