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技术 | 河蟹迎来第一次脱壳,应注意哪些事项?

2017-4-4 11:59
目前,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和成蟹池塘水质逐渐稳定,大部分蟹苗即将迎来它成蟹阶段的第一次脱壳,此次脱壳会淘汰掉大部分的残苗病苗,这是验证蟹苗的优劣和判断全年成活率的第一关!对此,我们将第一壳的管理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脱壳之前

既蟹苗放进池塘到第一壳开始的这段时间,建议持续肥水,为第一次脱壳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最好是使用专门的低温肥水产品,稳定的肥水效果才不会花冤枉钱,一切立马见效的肥水产品都是骗人的!

有必要进行一次消毒和预防纤毛虫,另外脱壳之前一定要做的工作是补充钙元素。

投喂高动物蛋白的优质饵料,注意投喂要均匀,可适当添加维生素增强免疫力,河蟹吃的饱才能减少活动量。河蟹经过一个冬天的休眠,肠胃吸收能力差,此时提高免疫力促进营养吸收才是关键!


脱壳开始

当发现吃食量减少并排除气候原因时,观察草头和浅水区如能看到空壳,意味着大量脱壳即将开始,整齐同步率比交高的脱壳能很好的减少河蟹之间的打斗和提高成活率,此时注意事项如下:


适当减少投喂量,有经验的老师傅此时会根据脱壳情况观察分区域调整投喂量。


 再一次适当补充钙元素,确保脱壳后的软壳蟹能迅速吸收成型,事实验证,钙元素充足的池塘翻倍率会有所提升。


夜间和清晨一定要巡塘观察脱壳情况,如发现脱壳不遂、损蟹现象(往往发现一只意味着数十只),注意泼洒葡萄糖离子钙等以提高免疫力。如发现塘口有鸟盘旋,意味着草头浅水区有较多脱壳不遂蟹,飞鸟可作为一条判断依据。


尽量减少换水以免应激,同时切记不可使用刺激性药物。脱壳时河蟹应激造成的损失超出想象!



预防病害


春季同样是有害菌大量生长繁殖的阶段,只有前期将有益菌藻培养成优势种群才能最直接将二壳以后的病源扼杀在萌芽状态,建议此时定期改良底质,培菌培藻。


成蟹的养殖整个过程是逐层推进一环套一环,前期基础工作准备充足,后期才可能养出高规格和高产量。同时随着养殖环境的不断变化,养殖观点也在不断改变,比如如今适当肥水养蟹已经渐渐取代了几年前的清水养大蟹模式。但是无论如何变化也无法本末倒置的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河蟹能吃好、吸收好,才能长的好!

收藏

已有69 人点赞

  • 游客823

    游客823

  • 游客155

    游客155

  • 游客891

    游客891

  • 游客748

    游客748

  • 游客62

    游客62

  • 游客765

    游客765

  • 游客330

    游客330

  • 游客809

    游客809

  • 游客137

    游客137

  • 游客648

    游客648

  • 游客169

    游客169

  • 游客922

    游客922

  • 游客866

    游客866

  • 游客304

    游客304

  • 游客217

    游客217

  • 游客71

    游客71

  • 游客993

    游客993

  • 游客370

    游客370

  • 游客355

    游客355

  • 游客4

    游客4

  • 游客972

    游客972

  • 游客289

    游客289

  • 游客599

    游客599

  • 游客565

    游客565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微微1.笑 2017-4-5 09:00
学习学习了解了解……
回复 13881333660 2017-4-5 08:57
第一壳是基础
回复 17088173578 2017-4-5 06:40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回复 老四00 2017-4-5 06:40
学习相互学习!!
回复 5747f6e65fe1b 2017-4-5 06:35
学习相互学习!!!
回复 18771500810 2017-4-4 12:24
第一壳是基础

查看全部评论(6)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