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如何投喂,就不得不提到投饵率,投饵率——100千克鱼每日应该吃多少饲料,用百分之几表示。即饲料重量和鱼种重量的百分比,如:投饵率为3%表示100千克鱼吃3千克饲料。 以下常见养殖鱼类投饵率表来源于通威水产研究所常年实验所得,供各位有投喂疑惑的养殖户朋友参考。 鲤鱼投饵率表 ![]() 草鱼投饵率表 一般草鱼日投饲次数为2~4次,间隔3~4h/次较为适宜,当次投喂时可按照“慢-快-慢、少-多-少”的节奏来投饲。不同水温下健康草鱼建议投饲率如表所示—— ![]() 罗非鱼投饵率表 ![]() 每隔15天测定罗非鱼的规格,调整投喂率。以上数据表格为主要参考,结合水质、天气、鱼体状况灵活调整,控制投料量使鱼达到“八成饱”左右,这有利于保持鱼类旺盛的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 鳊鱼投饵率表 日投喂量的确定建议参考不同规格鳊鱼在不同水温下的日投饵率参照表 ![]() 日投饲时间宜安排在日出、日落之间。受水中溶氧等限制,第一餐不宜过早投喂,宜安排在日出后1~2小时,如上午8至9点后开始比较好。 水温在20℃下可投喂1至2次/日;20~24℃ 2~3次/日;25~28℃下3~4次/日;30℃以上水温可视水质条件、天气状况等适度降低投喂次数。 正常情况下,当日每次投饵量比例视水温、溶氧及水体耗氧等情况,可掌握在早25%,中40%,晚35%之间。 鲫鱼投饵率表 不同温度情况下鲫鱼料的投饵率参考表如下 ![]() 此表为参考投饲率(即每100千克鱼每日投喂饲料的千克数)。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天气、水温、溶氧、鱼的种类、鱼的体况以及鱼的摄食情况等具体掌握,一般以鱼吃到七成饱为准。池塘养殖时,若出现天气闷热、水温过高或过低、鱼浮头等情况,应少喂或停喂。建议遵循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和三看(即看天气、看水质、看鱼情)的投饲原则;日投饲2—4次,从早到晚等时距投喂,每次投喂时间在40—90分钟之间,(小塘20亩/口之内,40-50分钟每次;大塘口200亩/口以上,60-90分钟/次)。 四川地区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投饵率表 ![]() 斑点叉尾鮰体重50克以下时,每日投喂3次,鱼体重在50克以上日投喂次数为2-3次。需要注意,斑点叉尾鮰贪食,过度投喂可导致饲料浪费、肥满度过高及抗病力下降等。 关于日常投喂的几点建议: 1、养殖鱼类的投饵率表并不绝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也要有所选择。例如,水温低于10℃时,鱼类吃的更少,一天投喂一次,投饵率保持在0.5%即可。苗种阶段,在正常水温范围内,少量多餐可投喂5~6次;成鱼阶段以每日投喂3~4次为宜,并遵循“早晚两餐略少,中间两餐略多”的投喂原则。 如草鱼、鲫鱼、鳊鱼、鲤鱼等鲤科鱼类,由于没有胃部,消化时间一般为3~4小时,可参考投饵率表进行饲料投喂。大口鲶、斑点叉尾鮰等有胃部的鱼类,吃食便于储存、消化时间长。 2、饲料投喂需以不同养殖阶段(规格)和出鱼规格为基础。养殖户应该根据当日、当次的天气、水温、溶氧等环境条件和存塘鱼重、抢食活动等情况灵活控制投饲量和日投饲率,适宜的投喂次数可提高鱼类的生长速度,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损失和个体大小差异。 3、如发现摄食量异常,应全面分析——水温是否骤然变化、溶解氧是否充足、鱼体是否发病、是否用过药物、是否捕捞刺激、是否在鱼类繁殖季节、是否换料等原因,并及时调整。夏季高温季节,应适度控制投喂量,密切关注鱼体状况,一旦发现死鱼情况,立即控料甚至不投喂。 4、池塘管理应做到心中有数——在轮捕轮放大混养养殖模式下,养殖户对自己池塘里鱼的重量难以准确的估计,根据养殖对象的吃食情况来控制投喂率,很容易导致投喂率过高。造成饲料浪费,导致水质败坏,养殖成本上升,严重的可能会血本无归。对此,池塘管理者应做好放苗和卖鱼情况记录,对养殖鱼类的平均规格、重量等数据,做到对损失、卖鱼、存塘心中有数。 转载声明: 本稿为通心粉社区独家原创稿件,凡转载请按以下格式: 来源:通心粉社区 http://www.tongwei.cn/ 未按照以上要求进行转载,均视为侵权,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