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鱼病 | 早发现早治疗 鲤鱼恶性烂鳃病的防治

来源: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7-4-6 10:31
东北鲤鱼恶性烂鳃病的危害和特点我们已经在以前的有关专题里给予过关注,这次我们约访了沈阳附近鱼病防治的技术性的代表人物李成勇,他在此病的防治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理念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下是他对此病的相关见解,供大家参考。


症状:

病鱼鱼体发黑、食量减少、出现烂鳃症状,鳃丝暗红严重的眼睛凹陷。个别时候出现镶金边,腮一半黑、一半浅红,同时鳃明显肿胀,但并不出现一般烂鳃的开天窗现象。

解剖后发现肝胆基本正常,个别脾肿大但色泽正常、肾微肿;肠道无食并有少许粘液。

传播途径:

此病在一个塘里的传播主要通过水直接传播,有人做过实验,把病鱼放入未发病的池塘,一周后也出现了发病症状。在不同塘的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间接传播,个人认为水鸟可能是传播此病的关键之一,水鸟喜欢啄食水面病鱼的眼睛和肝脏部分肌肉,然后再到其它塘觅食,可是是此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造成发病无规律,有时呈间隔式发病状况。

专家观点:此病应预防为主,提早发现是治疗减少损失的关键。

此病发病前7天左右,一般会出现鱼吃料量倍增,当地的老百姓称为“吃不走”,吃光投喂的料也不离开料台,2天左右又恢复正常;5天左右有鱼在料台附近出现悬停,受惊吓反应迟缓,给人感觉慢半拍;7天后开始死亡,体质好的塘会出现10-15%的死亡量,严重的80-90%死亡。

对于此病一旦高温季节出现食量暴增,应该给予足够重视,此时治疗成功率能达到80%以上,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治疗方法:

首先要进行水质检测,若发现水质有问题,可以使用改水剂改良水质,或者注入一部分新水,但不能大量换水;若水质指标正常,则直接通过内服药治疗,一般通过内服特定的复合抗生素结合免疫增强剂,按疗程服用后大多数都能有不错的效果。

用药诀窍:

治疗此病时要考虑到水质PH值对药效的影响,以免影响到最终治疗效果。如果水体偏碱性则抗生素的用量适当减少;反之免疫药量减少,抗生素用量提高。这时因为大多数碱性条件能促进抗生素的吸收,提升抗生素的效果。

重要提示:

这种病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大多可以将损失量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内,一旦出现料台附近悬浮停食现象,损失肯定在所难免,应尽量避免用药免得造成因为应激反应放大损失。

专家简介:李成勇毕业于大连水产学院,20年一线病害防治经验,擅长治疗烂鳃、出血、溃烂等鱼病,是区域病害防治技术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中国水产养殖 温郁森
收藏

已有66 人点赞

  • 游客989

    游客989

  • 游客675

    游客675

  • 游客433

    游客433

  • 游客197

    游客197

  • 游客808

    游客808

  • 游客668

    游客668

  • 游客97

    游客97

  • 游客98

    游客98

  • 游客10

    游客10

  • 游客659

    游客659

  • 游客975

    游客975

  • 游客166

    游客166

  • 游客860

    游客860

  • 游客555

    游客555

  • 游客962

    游客962

  • 游客690

    游客690

  • 游客437

    游客437

  • 游客761

    游客761

  • 游客732

    游客732

  • 游客88

    游客88

  • 游客451

    游客451

  • 游客341

    游客341

  • 游客601

    游客601

  • 游客157

    游客157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黑龙江野鲫 2017-4-6 21:44
预防此病首选通威鲤鳃健!
回复 老四00 2017-4-6 13:43
学习相互学习!!
回复 5747f6e65fe1b 2017-4-6 13:40
学习相互学习,学习相互学习

查看全部评论(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