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行业新闻 查看内容

注意 | 水温回升,养殖户要小心气泡病!

来源: 中国水产养殖网| 2017-4-9 11:18
近日来气温、水温回升较快,笔者在走访市场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养殖户的鱼池出现了气泡病,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从气泡病的发病原因、主要症状、主要危害、防控措施四个方面来论述,旨在为广大养殖户朋友提供些许帮助。

发病原因

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都可以引起水产动物患气泡病,越幼小的个体越敏感。对于老水、瘦水的池塘气泡主要为氨气、氮气(盐碱地碱性水体)或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酸性水体)等气体,对于浮游植物过多的肥水气泡主要为氧气。

水产养殖过程中气泡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水温快速升高导致水体中空气过饱和而引起的气泡病,主要发生在阴雨后晴天,气温、水温快速升高的阶段;水温高时,水中溶解气体的饱和量低,所以当水温升高时,水中原有溶解气体,就变成过饱和而引起气泡病。另一种是氧气过饱和而引起的气泡病,主要发生在浅水池塘、大量施肥的池塘和藻类繁殖初期的池塘。
 
主要症状

一般发病初期,可见少量池鱼在水面头向下、尾朝上翻转逗留,甚至跳跃。随着病程的发展,鳍条发白,近距离观察,肉眼可见鱼的尾鳍、背鳍、胸鳍、腹鳍上有大小不同的气泡。

严重时,鱼的各个鳍条发红,鳍条组织内有大量的气泡,吻端、眼眶、鳃盖及肠道内均可见大小不一的气泡。个别病鱼身体腹鳍两侧以后部位或全身竖鳞,揭开鳞片可见表皮下面有大量气泡。
 
主要危害

气泡病最主要的危害是引起发病鱼的急性死亡,特别对鱼苗的危害性较大,能引起鱼苗的大批死亡;气泡病的另一个危害是继发感染其它疾病,如水霉病、细菌性疾病等。气泡病对鱼鳍的损伤很普遍,经常观察到草鱼发生气泡病以后,接着开始出现烂尾病。气栓损伤鳃丝以后,病鱼继发细菌性烂鳃,鳃丝内大部分气栓被鱼体吸收以后,往往最后在鳃丝末端残留少量气栓,阻塞血液循环,使末端的鳃丝坏死,观察气泡病后的烂鳃也是以鳃丝末端溃烂为主。此外,气泡病导致的鱼体组织损伤,在早春时节,极易继发感染水霉病。

防控措施

1、对于浮游植物过多的肥水塘,可以使用二氧化氯;

2、中午开启增氧机曝气;

3、有条件的加注溶解氧较低的井水和浮游动物较多的老水;

4、泼洒表面活性剂加速过饱和气体的逸出,可以使用食盐(4-8ppm),食盐可以起到降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调节水体渗透压的作用,高浓度时有一定的杀菌、消炎作用;

5、气泡病发病后的池塘要及时泼洒聚维酮碘(2-3亩*米/瓶)等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或抑菌的中药制剂,防止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水霉病等。

收藏

已有68 人点赞

  • 游客254

    游客254

  • 游客760

    游客760

  • 游客96

    游客96

  • 游客348

    游客348

  • 游客963

    游客963

  • 游客100

    游客100

  • 游客432

    游客432

  • 游客729

    游客729

  • 游客215

    游客215

  • 游客933

    游客933

  • 游客485

    游客485

  • 游客407

    游客407

  • 游客350

    游客350

  • 游客955

    游客955

  • 游客30

    游客30

  • 游客104

    游客104

  • 游客792

    游客792

  • 游客756

    游客756

  • 游客587

    游客587

  • 游客930

    游客930

  • 游客322

    游客322

  • 游客704

    游客704

  • 游客696

    游客696

  • 游客95

    游客95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沅江李林 2017-4-10 07:47
通威电化水
回复 水之韵 2017-4-9 17:14
使用海联科二氧化氯?海联科碘?

查看全部评论(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