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行业新闻 查看内容

调水 | PH值不稳定最终受害者是渔民

来源: 微信公众号| 2017-4-10 14:36

养殖水体的PH值是影响养殖鱼类摄食、生长的重要因子之一,稳定的PH值是保证稳产、高产的重要手段。

  

鱼类对PH值最适宜的范围:淡水鱼6.5—8.5之间。精养鱼塘一般控制在7—8.5之间



在此范围内鱼类生长快,饵料系数低,反之则生长缓慢,饵料系数偏高。在实际养殖中要确保水体的PH值稳定,若水体的PH值变化过于频繁,变化幅度过大,鱼类苦于调节适应,即使是在安全范围内,也不利于生长,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养殖水体应有足够大的缓冲能力,总碱度以大于1毫克当量/升为好。

   

决定鱼塘水体PH值的主要因素在没有外来水污染的情况下,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的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二氧化碳的增减是由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决定的。

   

养殖水体PH值的日变化规律: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到下午4:30—5:30左右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日常变化幅度是1—2,若超出此范围,则此水体有异常情况。

   

导致养殖水体PH值过低的原因如果一个养殖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可判定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溶解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养殖密度过大。微生物繁殖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缓慢。

  

 调控措施

1、因酸性土壤造成的PH值偏低,在清塘时加大生石灰用量,在养殖期内,少量多次使用生石灰进行调

2、因大量有机质分解造成PH值偏低的池塘,①可泼洒生石灰使水体PH值升高到7.0以上。②使用底克(每亩水面直接均匀抛撒150-200g泼洒乳酸菌(每亩水面直接均匀抛撒150-200g等类产品促进有机物分解,阻止其形成腐植酸。


导致养殖水体PH值过高的原因:养殖中后期投饲量多、二氧化碳大量消耗、排泄物增多、藻类大量繁殖、池塘内大量氨氮的积累等因素。水体PH值过高直接影响到鱼类血液的PH值,使其发生碱中毒,并会腐蚀鳃组织及皮肤,引起鱼虾大批死亡。此外,碱性水体中,大量的NH4+会转化成有毒的NH3。


调控措施:

1、对于投饲量多、排泄物多的池塘,建议使用泼洒乳酸菌”(水深1米1亩按300g-500g,兑水全池泼洒,每间隔15天泼洒一次调节水质。

2、对于有大量氨氮积累的池塘,建议使用“底克”(每亩水面直接均匀抛撒150-200g,使水体碱度降到合适的值,再用水博士”(水深1米1亩按250g-300g,兑水稀释后全池泼洒降低氨氮含量。

3、对于因藻类大量繁殖,水色过浓引起的PH值过高的池塘,傍晚时分全池泼洒灭苔护草安”(用水稀释300倍后全池泼洒,连用2天,当晚注意增氧,第三天泼洒解毒活水灵”(水深1米1亩使用200ml,兑水稀释后全池泼洒解毒。

收藏

已有74 人点赞

  • 游客730

    游客730

  • 游客542

    游客542

  • 游客284

    游客284

  • 游客836

    游客836

  • 游客48

    游客48

  • 游客557

    游客557

  • 游客329

    游客329

  • 游客594

    游客594

  • 游客45

    游客45

  • 游客680

    游客680

  • 游客266

    游客266

  • 游客406

    游客406

  • 游客63

    游客63

  • 游客338

    游客338

  • 游客101

    游客101

  • 游客201

    游客201

  • 游客240

    游客240

  • 游客594

    游客594

  • 游客674

    游客674

  • 游客465

    游客465

  • 游客458

    游客458

  • 游客689

    游客689

  • 游客122

    游客122

  • 游客941

    游客941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