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喂养 | 鱼苗的“口粮”——轮虫对其生长速度的影响

来源: 水花鱼| 2017-4-15 09:08

   一、轮虫



刚下塘的鱼苗以轮虫和无节幼体等小型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人工投喂的饲料(如熟蛋黄、豆浆),因此,鱼苗下塘前,池水清瘦的应适量投施粪肥进行肥水繁生水生生物,以满足鱼苗的营养需求。


鱼苗的生长速度和轮虫的生物量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轮虫的生物量在0~30毫克/升的范围内,鱼苗的日增重率随轮虫数量的增多而加快,两者呈正相关

轮虫的生物量在32~160毫克/升的范围内,轮虫的数量越多,鱼苗的日增重率越低,
两者呈负相关

因此,控制轮虫的生物量极为重要。鱼苗下塘时,
轮虫的生物量为20毫克~30毫克/升(7000个~10000个/升)较适宜


 水体轮虫生物量的检查方法:在晴天中午,用有刻度的小量筒随机取塘水数毫升,对光看,像灰尘大的乳白色小点即为轮虫,数其个数,求出每毫升水中的个数。多取几个点求平均值,如每毫升水中有10个轮虫,即达到肥水标准。观察水质,以灰白色水色最好,黄绿、嫩绿、黄褐色也很好。


 二、放养

    

养殖池塘及鱼苗准备好后,即可进行放养。

养殖量一般根据出池规格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下亩放20-30万尾。

如果培育乌仔(1-1.5厘米)后陆续出售或分塘的,每亩水面可以养殖80-100万尾。

如果培育3.3厘米左右即寸片的夏花,每亩水面养殖15万尾。

如果1次培育7厘米以上鱼种,每亩养殖8万~10万尾。

如果要在短时间内1次养成10厘米以上鱼种,每亩水面养殖5万~7万尾为宜。


如果采取三段培育,一般先按每亩水面20万~30万尾的量养殖水花鱼苗,培育10天~15天,达2厘米左右(黄瓜子规格)分出;再按每亩3万~5万尾的养殖量,养10天~15天,达到夏花规格再分出,进行鱼种培育。


如果池塘条件好,饵、肥料量多且质优,培育技术水平高,养殖密度可以偏大些。


收藏

已有68 人点赞

  • 游客212

    游客212

  • 游客70

    游客70

  • 游客927

    游客927

  • 游客969

    游客969

  • 游客595

    游客595

  • 游客474

    游客474

  • 游客149

    游客149

  • 游客535

    游客535

  • 游客79

    游客79

  • 游客246

    游客246

  • 游客609

    游客609

  • 游客517

    游客517

  • 游客448

    游客448

  • 游客263

    游客263

  • 游客279

    游客279

  • 游客344

    游客344

  • 游客447

    游客447

  • 游客287

    游客287

  • 游客340

    游客340

  • 游客286

    游客286

  • 游客361

    游客361

  • 游客426

    游客426

  • 游客395

    游客395

  • 游客845

    游客845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