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技术 | 多端天气,谨防鱼类“暗浮头”

来源: 中国水产养殖网综合| 2017-4-16 08:58

    已经到了四月中旬了,气温上升,养殖鱼类新陈代谢渐旺,活动加强,耗氧量加大,极易发生“暗浮头”现象。由于这种“浮头”发生在水温低的春季且不易被人注意,故称为“暗浮头”。鱼类浮头现象并不少见,由浮头引起的泛池而带来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做好这一时期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一.症状特征

鱼被迫浮于水面,头朝上努力用嘴伸出水面吞咽空气,这种现象叫浮头。水体中缺氧不严重时,鱼体遇惊动立即潜入水中;若水质恶化,导致缺氧严重时,鱼体浮在水面,受惊也不会下沉。当水中溶氧降至不能满足鱼的最低生理需求量时,就会造成泛池,鱼和其它水生动物就会因窒息而死亡,经常浮头的鱼会产生下颚皮肤突出等畸形。

二.浮头和泛池的原因

1.养殖密度过大,又没及时分塘,造成缺氧浮头。

2.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好养型细菌等呼吸需要氧气。 
                    
3.水温上升后,鱼类摄食及活动加强,耗氧量随之增加,同时他们排泄的粪便、未吃完的残饵和其它有机物质的分解过程也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这样就造成水中溶氧量不足。

4.水质恶化或者使用了大量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或池底淤泥太多,水质过肥。

5.鱼塘多年未清,野杂鱼等过量繁殖,与养殖鱼类争氧,造成养殖鱼类缺氧“浮头”。

6.连续晴天后,下一场春雨,使得表面水温骤降,造成上下水层对流,从而引起缺氧“浮头”。

7.养殖户投喂不加控制,投饵过多。残余饲料腐烂分解产生氨,使水体中的氨和硫化氢浓度过高,导致鱼类中毒“浮头”。

8.塘底有机物过多,pH值低,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氨和硫化氢,造成鱼类中毒“浮头”。

9.水质的肥瘦程度也可引起鱼类“浮头”。水质太肥,甚至污染,池水中有机质大量消耗溶氧造成溶氧量减少;水质太瘦,浮游生物贫乏,而水中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浮游植物减少或消失造成水体溶氧量低。故水质太肥或太瘦都可致使鱼类缺氧“浮头”。

三.危害情况

1.饲养水体中长期或经常处于低溶氧状态,鱼即使不死亡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2.如果长期管理不善,因浮头而死亡所造成的损失,往往较其它鱼病的损失更大。

四.怎样预测鱼类浮头或泛池

1、根据天气预报和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连续阴雨、气压低、风力弱、大雾等不良天气,傍晚天气转阴、下雷阵雨或水质过肥时遇天气突然变化,均可能发生浮头。

2、根据季节的特点进行预测:一般情况下,春夏季水温逐渐升高,鱼类的摄食量逐渐增加,水质逐渐转肥,池塘鱼类的存储量大,如遇天气突然变化也易发生浮头。夏季连续阴雨天气时,光照强度弱,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最易发生浮头。秋季,成鱼均已达到商品规格,池塘中的成鱼存储量大,水质肥,虽然气温逐日下降,但池塘水体的耗氧量却在增加,天气稍有变化也极易发生浮头。

3.根据水质情况进行预测:气温升高,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浓度大,如遇天气突然变化,尤其是气温突然大幅度降低,容易造成浮游生物大量死亡,水质突然变清。此时水中耗氧因子急速增多。 

4.根据鱼类的摄食情况进行预测:如果投饵时摄食的鱼类较少、吃食不旺,又没发现鱼病,这时可以断定鱼池的水质不好,水体中的溶氧量较低。这种现象一般在早上第一顿投饵时表现得比较明显;如果下午最后一顿也是如此,夜间提前浮头的可能性就很大,应引起注意。

5.可通过观察草鱼的摄食情况来预测:在正常情况下,草鱼一般在食场内摄食,只能看到草堆在翻动或草被拖至水面下。如果草鱼在草堆边吃食,甚至嘴衔住草满池游动,这也是池塘溶氧量低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浮头。

五.预防措施

1.定期换冲水,清除残饵。
2.饲养中严格控制鱼的放养密度,尽量稀养。
3.合理开动增氧机进行机械增氧。
4.日常管理中,加强巡塘。

收藏

已有68 人点赞

  • 游客282

    游客282

  • 游客731

    游客731

  • 游客552

    游客552

  • 游客968

    游客968

  • 游客112

    游客112

  • 游客497

    游客497

  • 游客376

    游客376

  • 游客915

    游客915

  • 游客539

    游客539

  • 游客642

    游客642

  • 游客101

    游客101

  • 游客694

    游客694

  • 游客30

    游客30

  • 游客394

    游客394

  • 游客192

    游客192

  • 游客712

    游客712

  • 游客341

    游客341

  • 游客426

    游客426

  • 游客164

    游客164

  • 游客254

    游客254

  • 游客374

    游客374

  • 游客978

    游客978

  • 游客453

    游客453

  • 游客27

    游客27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郭宇涵 2017-4-17 02:22
学习养殖技术
回复 老四00 2017-4-16 09:25
学习相互学习!!
回复 5747f6e65fe1b 2017-4-16 09:23
学习相互学习,学习!

查看全部评论(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