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行业新闻 查看内容

中国四大名鱼实现同池共养,走上寻常人家餐桌已指日可待

来源: 微信公众号| 2016-12-21 21:50


四鳃鲈,又名松江鲈,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观之,独特橘色腮帮加上两片翅膀,十分有趣;食之,鱼肉久烹不老,冷时不腥,特别鲜美。六年前,松江鲈鱼重归故里,而今年,它携四大名鱼共聚松江,首次实现同池共养,这些曾被诗词歌颂的“不凡鱼”到底有什么特别?又是为何一同出现在松江?


松江四腮鲈鱼早在三国年代就是一道名菜,后汉书中有曹操用它款待宾客的记载,一直以来,它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因为看上去有四个腮,故得名。


松江四腮鲈鱼平均体长为5厘米左右,因为对生活环境要求十分苛刻,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几乎绝迹了。



因其珍贵,松江四腮鲈鱼被列为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20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想方设法让它重现江湖,直到6年前,人工繁殖成功。


松江四腮鲈园是松江鲈鱼的繁育基地,占地2千多平方米地方。这里模拟了自然中条件苛刻的环境,设计获得了国家专利。


这几天,鲈鱼妈妈都待在这些模拟海洋环境的圆形池子里,不久,她们将在这里产卵。如今科研人员已突破了规模化苗种生产难关,创下了最高年产鱼苗16.3万尾的纪录。在攻克松江鲈鱼养殖难关基础上,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让松江鲈、黄河鲤、松花江鳜和兴凯湖鲌这中国四大名鱼实现同池共养,实现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



从2011年起,四大名鱼混养试验就开始立项,上海的科学家们正想办法利用几种鱼在不同水层中分布生活的特性,试图通过控制四种鱼的投放时间和规格大小,让它们实现在同一水体中共存。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王金秋介绍,松江鲈和鲤鱼在底层,鳜鱼在中层,兴凯湖鲌则在表层,把这几种鱼分布在立体空间中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另外,它们都是凶猛的肉食性,放在一起时还要考虑其大小和规格。



目前,四大名鱼已在基地中的池塘内,实现了和平共处。随着技术成熟,未来四大名鱼走上寻常人家餐桌已指日可待。


去年,速冻四腮鲈产品销售火爆,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下一步,园区还会推出寿命达1-2年的观赏型四腮鲈鱼,让市民把鱼带回家,更近距离的了解这些小家伙。当然,在进一步产业化的同时,科学家们还会定期将养殖的四腮鲈鱼放回自然水域,恢复野生族群依然是他们努力的方向。



本文转载自上海电视台,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涉及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有误,请及时与公众号后台联系。

转载声明




收藏

已有140 人点赞

  • 游客671

    游客671

  • 游客740

    游客740

  • 游客192

    游客192

  • 游客692

    游客692

  • 游客393

    游客393

  • 游客64

    游客64

  • 游客588

    游客588

  • 游客33

    游客33

  • 游客406

    游客406

  • 游客196

    游客196

  • 游客508

    游客508

  • 游客77

    游客77

  • 游客798

    游客798

  • 游客306

    游客306

  • 游客647

    游客647

  • 游客909

    游客909

  • 游客203

    游客203

  • 游客853

    游客853

  • 游客111

    游客111

  • 游客696

    游客696

  • 游客976

    游客976

  • 游客276

    游客276

  • 游客540

    游客540

  • 游客596

    游客596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