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池塘肥水的重要时节,打造一池优质的水体,对于后续养殖格外重要。微藻是池塘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是花白鲢重要的饵料,也是池塘中溶氧的主要贡献者,更承担着维持池塘水环境稳定的重任。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藻相才是优质健康的?下面就请跟随着小编的脚步来看看池塘中的常见微藻的特点,以及健康藻相的判别依据。硅藻在淡水养殖和海水养殖中都是一类常见的微藻。它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各式各样的群体,主要特征为硅质构成的外壳。硅藻类群多样,常见的有:直链藻、舟形藻、菱形藻、桥弯藻等(淡水);茧型藻、小环藻、等片藻等(海水)。 当水体中的优势藻属(占水体总生物量的10%-40%)为硅藻时,水色为茶色,硅藻水在水产养殖中是公认的一种好水。硅藻也是鱼虾的优质饵料,生活在此种水体的鱼虾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 但硅藻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如果气候变化频繁如连续高温或气温、水温骤变、暴雨等引起水体分层和盐度骤变,容易导致藻类大量死亡,硅藻大规模繁殖在夜间耗氧增大,水体氧不足,自净能力严重不足,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大量聚集,水体突然变黑、变清。 绿藻是池塘中的另一类微藻群落,常见的如小球藻、衣藻、扁藻等都属于绿藻。绿藻占优势的水色常呈现草绿色、绿色等。 绿藻由于其进化地位较高,具有叶绿体、线粒体等较为高等的结构,因此其环境抵抗能力也较强。其次,绿藻营养丰富、易培养,可作为浮游动物和养殖生物的优质饵料。 蓝藻,又称"蓝细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水体中的光能自养型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养殖水体中常见的蓝藻有:颤藻、鱼腥藻和螺旋藻、微囊藻等。其中微囊藻在水体表层大量聚集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体,是水产养殖中最为常见的蓝藻水华。整个水体也呈现蓝绿色。 蓝藻在大量生长的同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恶臭味的浮沫,其藻毒素也在水体环境中大量积聚,从而对环境中的各种生物构成威胁。蓝藻的大量繁殖以及死亡藻类的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可以导致水体缺氧甚至无氧状态,易导致养殖水体发生泛塘。蓝藻大量死亡时可产生藻毒素、大量羟胺及硫化氢等有毒物质,直接危害水生动物。死亡的蓝藻释放大量的有机质刺激了化能异养细菌的生长,其中部分对养殖动物是致病菌,导致继发感染细菌性疾病。 这两类藻也常被称为鞭毛藻,其中裸藻常见于淡水,而甲藻则常见于海水。这两类藻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可运动的鞭毛。由于这个特征,它们可以有效在水层中进行运动,争取到最适合于自身繁殖的光照,同时,遮蔽其他微藻。因此,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这两类藻会大量繁殖,成为池塘的优势种群。 虽然曾有报道称裸藻和甲藻可作为养殖生物的优质饵料,但就目前来说,依然将其归于有害藻一类,原因主要有二:其一是这两类藻多含有毒素,其中甲藻更是大名鼎鼎的海洋生物灾害“赤潮”的主要原因生物;其二则是,这两类藻对剧烈的环境变化适应能力非常差,极易发生剧烈倒藻,导致毒素释放,同时大量耗氧,使养殖生物应激、浮头、中毒,乃至死亡。 那么我们在日常养殖中,对于藻相的优劣程度,往往需要有以下几个判断依据: 1) 有益藻种占优势,优质的藻相必须要有有益藻作为优势藻种,一般来说,硅藻、绿藻是公认的有益藻类。 2) 丰富藻种的多样性,俗话说:三人成众。对于池塘藻相亦是如此,单一的藻种组成往往经不住高温或天气突变等环境的冲击,容易发生倒藻,引起一系列问题。而藻种的多样则可以有效地预防这些情况,丰富的藻种组成,可以有效提升池塘系统的缓冲能力,即使发生倒藻,也有新的藻种补充进来,使得倒藻发生的影响不至于那么剧烈。 3) 藻细胞保持鲜活:池塘养殖的水质讲求“肥活嫩爽”,其中“嫩”即是藻细胞完整鲜活,鲜活的藻类形态完好,色素体饱满、充盈,而老化的藻类,细胞常有破碎,色素体暗淡、萎缩。 4) 适宜的密度:有了好的藻类组成,密度也非常关键,而对于我们日常检测来说,严格的藻密度或生物量计数过于繁琐,而池塘透明度可以较好地反映池塘中藻密度情况,一般来说,透明度在20-40cm左右较好。 小结 藻相的营造和保持是池塘养殖重要环节之一,为了良好的藻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合适的水深; 2)定期补充新水; 3)合理施肥; 4)常使用益生菌(光合菌、乳酸菌等),促进池塘菌藻平衡。 作者:四川通威水产服务部 韦 宁 吴 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