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水质好坏的重要依据是看水色。水色与所施肥料、浮游生物种群及其数量多少有关。 ![]() (好的水色水质) 一、水色的由来 鱼塘注水后,由于水中有溶解物质,悬浮颗粒及浮游生物的存在,产生了水的颜色,其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反映水色的主要原因。由于浮游植物体内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当其种类和数量各异时,池水就呈现不同的颜色,并且视其存活及世代交替时间的长短,决定着水色维持时间的长短。 二、施肥与水色的关系 养鱼的水大都要施肥,尤其主养花白鲢的鱼塘。
三、对养殖有利的水色 对养鱼有利的水色有二类: 一类是绿色,包括黄绿、褐绿、油绿三种。 另一类是褐色,包括黄褐、红褐、绿褐三种。 这是因为这二类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数量多,鱼类容易吸收消化的也多。
如果出现“水华”,则具有双重性。这种水反映水质肥,对鱼类可以提供容易消化吸收的浮游生物种类也多,这是有利的一面。但这种水质难以长期维持,经验不足的养鱼户很难掌握其规律。当天气变化时,藻类因缺氧而发生大量死亡时,水质便会迅速恶化变黑,甚至发臭,出现泛塘死鱼。 四、掌握水质优劣规律 观察水色的目的是为了识别其好坏。池塘养鱼的水质要求达到肥、活、爽才是最优水质,其中肥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