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大话水产 查看内容

“稻鳖共生”新技术,这样养殖让潜山村民脱贫致富!

来源: 安徽商报 | 2017-1-14 17:42

“新的一年我想投资开办家庭农场,提供技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说这话的男子是安庆市潜山县塔畈乡体元村出了名的贫困户江有根。要是在三年前,他说这话鬼才信。不过现在这个山区贫困村不只他一个人说“大话”了。

脱贫户希望帮助村民致富,地处大别山深处的潜山县塔畈乡体元村是潜山县最贫困的山村之一。

年过五旬的江有根是这个贫困村里有名的因病致贫困难户,曾做木匠的他因患严重眼疾失去了收入来源,加上妻子体弱多病,还带一个智障的哥哥生活,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转机出现在2015年,安庆市财政局成为该村定点帮扶单位后,请来了省农科院的专家,对当地气候、土壤环境考察,针对当地青山绿水,生态环境好的特点,提出可以推广“稻鳖共生”新技术,可以实现亩产增收万元以上。

在安庆市财政局和农业技术人员的支持、鼓励下,江有根成了体元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2015年起,他对自家3亩农田进行改造,安装了防逃、防盗措施等,投入鳖苗550只,尝试“稻鳖共生”新技术,当年的鳖苗由结对帮扶公司免费提供。

一年多的实践,江有根尝到了甜头,并顺利脱贫,他养殖的甲鱼由于绿色无公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面对新的一年,江有根说,他想扩大“稻鳖共生”养殖规模,“投资开办家庭农场,提供技术帮助其他村民脱贫致富。”

卖家送货上门钱到时再说,困难户江有初同样想在今年大干一场,不久前他又贷款3万元准备多养几头牛,政府对这3万元给予贴息补助。

江有初也是因病致贫户,帮扶单位安庆市财政局了解到,江有初有养牛的技术基础,而当地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合养牛,聘请省农科院畜牧业养殖专家到村里开展养牛、养羊技能培训。

培训后,江有初从原来的不敢想、不敢试、到主动干。从开始的2头牛,到后来陆续增加,最高峰时有12头牛。

1月11日,记者来到江有初的牛棚时,有不少村民正在围观“抗议”,“都是老熟人,我想买几斤牛肉都不肯”。江有初露出憨厚的笑容,解释说今天的两头牛,已经被人提前预订了,等过几天再宰牛时一定留下。

如今的江有初养牛在体元小有影响,信用度也越来越高。“当初无钱时,买小牛犊是花现钱购买,现在是人家送小牛犊上门,养大后付款还本”,江有初说。

村庄越变越美,人也越发自信!

记者找到正在易地扶贫搬迁现场的村支书彭代高,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他们村建档立卡户已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在10几万元以上。他告诉记者一个例子,一位在外地打工的老百姓回家过年,到村口不敢走了,昔日的老街、老路全没了,以为走错了地方,这哪是贫困村,比美丽乡村还美。

在体元村,记者极目所见,村里房舍古朴雅致,街道宽敞整洁,彻底改变三年前那个贫困村的印象,但变化最大的,是百姓的精神状态,是一张张越来越自信的笑脸。


收藏

已有69 人点赞

  • 游客323

    游客323

  • 游客37

    游客37

  • 游客276

    游客276

  • 游客681

    游客681

  • 游客372

    游客372

  • 游客721

    游客721

  • 游客238

    游客238

  • 游客990

    游客990

  • 游客557

    游客557

  • 游客63

    游客63

  • 游客665

    游客665

  • 游客482

    游客482

  • 游客281

    游客281

  • 游客100

    游客100

  • 游客348

    游客348

  • 游客435

    游客435

  • 游客786

    游客786

  • 游客566

    游客566

  • 游客425

    游客425

  • 游客826

    游客826

  • 游客779

    游客779

  • 游客901

    游客901

  • 游客632

    游客632

  • 游客390

    游客390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13881333660 2017-1-15 20:22
    

查看全部评论(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