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病鱼鱼体镜检常识:正确做好操作的十个步骤

来源: 科学养殖| 2017-1-16 16:16
在诊断鱼病的过程中常常要用到镜检,那么正确的镜检顺序是什么呢?

1、黏液:用解剖刀刮取鱼类体表黏液,制成玻片,用显微镜或解剖镜检查,可发现鱼波豆虫、隐鞭虫、黏孢子虫、小瓜虫、车轮虫及吸虫囊蚴等病原体。

    

2、鼻腔:用镊子或微吸管从鼻腔内取少许内含物,置显微镜下检查,可发现黏孢子虫、车轮虫等原生动物。

    

3、血液:从鳃动脉或心脏取血。血液镜检可发现锥体虫等原生动物寄生虫。

    

4、腮:取小块鳃组织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可发现鳃隐鞭虫、波豆虫、车轮虫、黏孢子虫、肤孢虫、斜管虫、小瓜子虫、杯体虫、毛管虫、指环虫等寄生虫。

    

5、体腔:打开体腔,发现有白点,用解剖镜或显微镜检查,可发现黏孢子虫、微孢子虫、绦虫等成虫和囊蚴。

  

  6、胃肠:将肠分前、中、后三段,分别取胃肠内含物一小滴置于载玻片上,滴一小滴生理盐水,压片镜检,可发现鞭毛虫,变形虫、黏孢子虫、微孢子虫、球虫和纤毛虫等原生动物。六鞭毛虫、变形虫和肠袋虫一般寄生在后肠近肛门3~7厘米处,而复殖吸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等通常在胃、前肠或中肠寄生。

    

7、胆囊:胆囊壁和胆汁,除用载玻片法在显微镜下检查外,还要用压展法或放在培养皿里用解剖镜或低倍显微镜观察。胆囊内可发现六鞭毛虫、黏孢子虫、微孢子虫、复殖吸虫和绦虫幼虫等。

    

8、鳔:用载玻片法和压展法同时检查,可发现复殖吸虫、线虫、黏孢子虫及其胞囊。

    

9、眼:用弯头镊取出眼睛,放于玻片上,剖开巩膜,释出玻璃体和水晶体,在低倍显微镜下或解剖镜下检查,可发现双穴吸虫的囊蚴和黏孢子虫等。

       

 10、肌肉:剥去皮肤,分前、中、后取小片肌肉组织,用玻片法和压展法检查。可发现黏孢子虫、复殖吸虫、绦虫和线虫等幼虫。


(文章来源:科学养殖)
收藏

已有74 人点赞

  • 游客877

    游客877

  • 游客942

    游客942

  • 游客786

    游客786

  • 游客127

    游客127

  • 游客468

    游客468

  • 游客93

    游客93

  • 游客158

    游客158

  • 游客967

    游客967

  • 游客921

    游客921

  • 游客210

    游客210

  • 游客245

    游客245

  • 游客887

    游客887

  • 游客388

    游客388

  • 游客977

    游客977

  • 游客393

    游客393

  • 游客336

    游客336

  • 游客684

    游客684

  • 游客84

    游客84

  • 游客673

    游客673

  • 游客645

    游客645

  • 游客32

    游客32

  • 游客59

    游客59

  • 游客33

    游客33

  • 游客443

    游客443

通心粉二维码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回复 李5556565 2017-1-17 14:10
学习学习了解了解学习学习了解了解
回复 老四00 2017-1-17 11:36
学习学习相互学习!
回复 5747f6e65fe1b 2017-1-17 10:56
学习学习学习一下!

查看全部评论(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