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 ,在华东超级通心粉欧洲水产交流行的第六天,大家一大早出发从德国基尔前往丹麦布兰德(Brande),来到了全球排名前三位的特种水产饲料供应商——Biomar(拜欧玛)公司总部,Biomar集团副总裁Henrik Aarestrup先生热情接待并带领大家参观了Biomar的养殖渔场。 Henrik Aarestrup先生向大家简单讲解了Biomar的发展历史,Biomar成立于1962年,最初由当地养殖户共同成立,目的是能更好地生产适用于自身鳟鱼养殖的饲料。此后Biomar渐渐从丹麦Brande的一个小公司发展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公司,并在全球多个地方建厂,至今荣升为全球第三大饲料生产商,产品销售到全球80多个国家。 “超级通心粉”在拜欧玛合影 据Aarestrup先生介绍,Biomar生产的饲料是全球最贵的,但也是最好的。公司在全球有三个研发中心,研发适合各种不同气候鱼类的饲料。和中国几大知名饲料企业一样,Biomar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安全,因此他们从全球采购多达18种原料,融合生产出各种饲料,每种原料均不含农药或者污染成分,拥有各类认证资质来确保产品的最高品质。同时,Biomar还生产有机饲料,用于有机虾、鳟鱼和鲑鱼的养殖。Aarestrup先生表示,Biomar跟通威的合作在行业早已成佳话,2016年双方合资启动在江苏无锡建厂,将于2017年九月建成投产,届时将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约五个品种的优质饲料。 Biomar副总裁Henrik Aarestrup先生为超级通心粉们介绍公司历史及业务等 交流过程中,Biomar公司养殖主管Mikkel Jensen先生简单介绍了丹麦水产养殖的历史情况。丹麦从1896年开始养殖鳟鱼,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海边进行网箱养殖。目前丹麦有三个鳗鱼养殖场,年产量约1000吨;15个海水渔场,年产量约12000吨,从800g到3kg不等,主要为单性养殖,用于生产鱼子和鱼肉等产品;180个淡水养殖场,年产量32000吨,其中循环水系统渔场占50%以上。 Biomar养殖主管Mikkel jensen先生(右一)为大家介绍其中一个渔场的天然增氧系统 当日,Mikkel Jensen先生还带大家参观了一个与Biomar合作超过40年的鳟鱼渔场。渔场主人Sun先生热情接待。据了解,该渔场年产量约250吨,从旁边的河流取水,每秒约50升,之后将河水引入加工设备里加入生石灰调节PH值到7.2左右,再引流到鱼池中。 渔场主人Sun先生为大家展示养殖的虹鳟 参观渔场泵氧设备 生物过滤系统,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氮气 参观过程中,大家对鱼池的循环水模式颇感兴趣。据悉,该鱼池底部安装有收集粪便的漏斗形装置,可将粪便收集浓缩制成肥料。另外,从鱼池出来的废水会通过生态过滤系统循环使用。部分废水流出到渔场后面的天然湿地,两天时间在湿地中经过各种生物转化作用,以达到净化的效果,最后从取水的点排放回到河流中。此种循环过滤系统能大量节约水资源,每天补水只占全部用水的10% 。每年当地环保部门会对渔场排放的废水作12次的检验,以保证排出的水质不影响河流中野生生物的生长。整个渔场监测系统与手机相连,可随时监测渔场情况,并且渔场设置后备电源,这样智能化的一体系统让大家称赞不已。 渔场上方设有网,防止鸟类吃鱼 渔场堆放饲料的地方 自动投喂系统,投喂器下方有条铁丝,鱼在池里触动铁丝,进而使得投喂器下方阀门打开,饲料自然掉到水中 天然湿地净化废水系统,通过两天的时间,废水流过湿地,通过各种生物作用以达到净化废水的效果 一天的充实参观后,超级通心粉们都表示受益匪浅,要趁着在欧洲的时间多多学习。下一站,大家将启程前往本次行程最后一站——哥本哈根,了解更多欧洲水产交流行内容,不要错过通心粉社区的后续精彩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