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养大鱼”,这种说法在一定条件下是有道理的。池水过浅,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温度变化过大,超出了鱼类等动物适应的范围,就会造成生长停滞甚至死亡。尤其在北方,鱼类要度过漫长的冬天,池水过浅,会一冻到底或冰下剩水过少,鱼类更无法生存。 但养鱼的池水也并不是越深越好,池水过深不仅不能把鱼养好,有时还能造成水中有个“温跃层”,这是什么缘故呢? 水中有个“温跃层” 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能,但太阳能在池水下20厘米内就大部分被吸收,如果水不运动,水本身导热非常慢,就只能使水表层受热升温。 由于不含盐分的水4℃时密度最大,所以如果池水比较深,那么4℃的水就总是在最底层。 在白天受热时,上层水温升高,底层水就不会升到上层来。只有太阳落山以后,表层水变冷,才逐渐沉向下层。如果水相当深,气温下降得不剧烈,表层水就不会降到底层而在中层停下来。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下沉的深度越来越浅,经过一天天积累,就在水的中层形成薄薄一层温度激烈变化的水层,在短短的水层中温度能相差好几度,在池塘中,有的薄薄0.6米的水层,温度可相差6℃。因为这层水温变化剧烈,所以称为“温跃层”。 上层水 温跃层好象一层看不见的墙壁,把上下层水严格隔开。 上层水因为能接受到阳光,水中的微小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丰富的氧气。上层水随着水温的昼夜变化,可以发生对流,把氧气送到温跃层以上的水层。这个水层就称为“上层水”。 上层水因为昼夜对流,温度相差很小,溶氧也较充足。 底层水 温跃层以下的底层水,因为不能与上层水接触,就一直保持低温状态;养鱼的池塘,水中有机物多,耗氧大,原来的一点氧气很快就会消耗殆尽,又因为得不到上层溶氧的补充,成为低温、无氧、毫无生产能力的停滞的死水。 温跃层下部的底层水因缺氧,低温鱼类无法栖息,且底层沉积的残饵、生物的粪便和代谢产物等营养物质最丰富,是池塘生物生长的主要物质来源。但因为上层水和底层水不能对流,上层水也得不到这份营养物质,生物繁育非常缓慢。结果,整个水体都变得生产力低劣。所以池水过深,有害无益。 季节影响“温跃层” 温跃层在春季气候转暖时开始形成,到了夏季,就非常巩固;当秋季到来以后,气温下降显著,而增温较弱,温跃层由上而下才逐渐消失,冬季温跃层即使有也不明显。 当表层水温度降得低于底层水时,表层水就会沉降到底层,底层水上升,发生对流,最后整个池水的温度、溶氧及其他化学成分都趋于一致,这时的池水叫“同温期”,又叫“翻水期”。此时,只要一阵不大的风或气温下降就会把底部搅起,长期积累的残渣剩饵会翻到整个水层而使溶氧消耗殆尽,从而有缺氧死鱼的危险。 “温跃层”下溶氧低 根据测算,从水面到水深1米处水温变化很小,可认为是池水的表层;从水深1米到3米,水温变化剧烈,可以看作温跃层;3米到6米水温基本没有变化,就是水的底层。 根据对一口鱼塘的测试,该池塘因为投放鱼很多,在同日15时,水深1米处溶氧只有4.90毫克/升,2米处为1.23毫克/升,3米处为1.05毫克/升。可见,水深3米处,鱼类已经无法或者不很适于生存了。 风浪可以破坏温跃层 风浪可以使水温差别不大的水层混合,也能增加空气与水面的接触而使空气中更多的氧气溶入水中。 但风浪的作用与水体的面积有关。小面积的池塘形成的风浪很小,上层水还是不能达到底层;池塘大,风浪也大,就可以破坏温跃层,使上层水和深处的水混合。 生产中把小塘改大塘可以增产,主要作用之一是加大了风浪的作用。在面积较大的池塘,因为不易形成稳定的温跃层,池塘就可挖深一些以增加鱼的活动范围和水中溶氧。 鱼池多深才适合? 鱼池究竟要多深才适合?这要看池塘的面积及当地的气候特点包括是否为风口多风区、日温差的大小而定。 在多风、日温差大的地区如新疆地区池水可以深一些。 在平原地带等日温差较小、风也不大的地区池水就不宜过深。 一般说来,普通的池塘,公认的水的深度2—3米比较适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