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正在打捞漂浮物 1月21日,冬日暖阳沐浴着甜城大地,资中县狮子镇清明嘴村连绵的山丘间,一池接着一池的碧水随风荡漾,村民们乘着蓝色小舟,在水田里打捞着漂浮物。水面下,惧光的小龙虾正躲在泥土的缝隙间茁壮成长。 如今,小龙虾养殖已然成为这里的特色产业,由数户农民承包的近300亩小龙虾养殖基地,每年能为该村带来一定的收入。同时,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加入进来学习养殖技术。 时间倒回到五年前,对于清明嘴村乃至整个资中县来说,养殖小龙虾都是陌生的产业。直到2013年,狮子镇菜子冲村村民饶运林返乡创业,小龙虾养殖产业才开始进入村民的视野。 生活里有“大道理” 吃苦耐劳,是饶运林身上的最大优点。出身农民家庭的他,从小就懂得为父母分担家务琐事,6岁开始做饭、7岁开始洗衣……生活的磨练,让饶运林早早成长起来,成为家里的得力助手。 初中毕业后,饶运林进入内江医科学校就读。2006年,饶运林从内江医科学校毕业后,当过助理医生、做过酒保、学过西餐以及糕点制作,也卖过冻货。此后近十年间,他辗转于深圳与内江两地,换过十余份工作,也曾为生计而发愁。 生活的苦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吃过苦的人,才知道生活的不容易以及学习的重要。”饶运林告诉记者,在深圳一家酒店工作的那段时间是他最迷茫也最充实的时候——每天下午5点下班回到住处,身边没有朋友也没有亲人,围绕他的只有无边的孤独。他开始去图书馆,用看书打发无聊时光。一杯水、一本书,在灯光下数个小时的研读里,他深入学习了本职工作里的西餐料理制作,也开始学习颇感兴趣的养殖技术。 正当他慢慢适应深圳的生活,工作也渐渐有了起色的时候,家里打来电话,远在千里之外的爷爷过大寿,希望他能回家一趟。因为酒店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请假回家基本不可能,摆在他面前的只有拒绝爷爷的要求或是辞职回家两条路。最终,思乡情切的饶运林选择了后者,踏上了返乡的列车。 饶运林的小龙虾养殖基地 创业路上有“大智慧” 陪伴爷爷过了寿辰后,饶运林又辗转换了数份工作。2013年下半年,正与朋友合伙卖冻货的饶运林,看中了一个新兴产业——小龙虾养殖。可对于当时的狮子镇乃至整个资中县来说,小龙虾养殖完全是个陌生的产业,甚至连养殖所需的温度、水深、水质等基本知识都没多少人能答得上来。 刚开始,家人、亲友并不支持饶运林发展小龙虾养殖,铁下心来的饶运林悄悄承包了1亩田做试验,又订了许多小龙虾养殖方面的书籍学习。一面看书、一面养殖,本以为能渐渐掌握小龙虾养殖技术,做出个样子给亲友看,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养殖效果不理想,价格不理想,这些都是他曾料想过的,最大的打击莫过于,他发现书本知识与实际情况存在不小差异,而这些差异没人能为他解答。 “那时候,我真不知如何是好,真想一狠心就不干了。”饶运林回忆说,后来冷静下来,他不愿意半途而废,他对自己说,“如果这样就半途而废,那就真的一事无成了,不如爬起来继续干,把它做得更好。” 第二年,重整旗鼓的饶运林找到当地政府,并在政府的帮助下,邀请到相关技术人员对水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最终选定水质优良的一处约3-4亩的稻田作为龙虾养殖场试验田。 在这期间,饶运林每天都绕着水塘巡查,认真观测小龙虾的长势情况,并将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本子上,稍有空闲便去农技员家里请教。终于,在饶运林不懈的努力和专家的指导下,这次试验效果十分理想。在试验中,饶运林渐渐掌握了一些养殖经验。 随后,饶运林又先后在菜子冲村以及清明嘴村承包了共计200余亩稻田养虾,并通过不断分析,总结出了符合资中当地情况的龙虾养殖技术。 饶运林对未来充满希望 小龙虾里有“大产业” 随着小龙虾餐饮业日渐火爆,小龙虾价格也持续上涨,从2013年的10元/公斤,到如今均价超过40元/公斤。目前,饶运林养殖了240亩小龙虾,每亩能够收获约250公斤小龙虾,收益比较可观。小龙虾养殖产业受到了越来越多村民的关注,许多村民开始主动来饶运林的养殖基地打工、学习技术,而饶运林对他们总是倾囊相授。 狮子镇苏家湾村3组村民张优荣今年61岁,是一名五保户。他说:“我们来这里学习技术,小饶还给我们发工资,对养虾技术更是一点也没藏着掖着。大家盘算着学好了技术,自己也养点小龙虾,把日子过好。” 像张优荣这样的困难群众,在饶运林的养虾基地里还有数名。大家纷纷表示,能有这样一个平台学习技术,让他们对脱贫致富有了更大的信心。 当记者问起饶运林,为何不求回报地把自己多年学习总结的技术拿来分享时,饶运林说:“小龙虾也是个大产业,不仅我能挣钱,村民也能挣钱,我们一起把小龙虾产业做活了,还可以形成生态养殖体系,发展旅游业。而且看着乡亲们靠着小龙虾养殖脱贫致富,我也有成就感。”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将小龙虾养殖发展成为村里的特色产业,用知识和技术造福村民,饶运林付出了4年的辛勤努力,从一个平凡的农村青年成长为如今的“致富能手”。谈到未来,31岁的饶运林信心满怀,他说:“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让我们的发展底气更足、劲头更大、信心更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