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日起,为期40天的春运大幕正式启幕。 昨日小年,不知归心似箭的你,是否还被堵在春运的洪流之中。 不论是奔驰在公路上的摩托大军, 挤在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的旅客人群, 还是堵在高速路上的驾车一族, 回家过年,是每个中国人共同的心愿。 奔波一年,分离一年。过年相聚是一剂可以忘却所有烦恼的良药。有人说,春运是人类规模最大的周期性大迁徙。在小编看来,这更是一场有关血缘的迁徙。也有人说,春运像极了鱼类洄游,不论走多远,到了回家的时候,一定会义无反顾。 那好吧,我们来见识一下鱼类的“回家之路”——洄游。 什么是洄游? 洄游是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些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具有某种特点的水平移动。洄游也是一种周期性运动,随着鱼类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推移,每年重复进行。洄游是长期以来鱼类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结果,也是鱼类内部生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必然反应。通过洄游,更换各生活时期的生活水域,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对生活条件的需要,顺利完成生活史中各重要生命活动。洄游的距离随种类而异,为了寻找适宜的外界条件和特定的产卵场所,有的种类要远游几千公里的距离。 鱼类洄游的周期是什么? 如果按照洄游的动力来划分,鱼类的洄游分为被动洄游和主动洄游; 如果按照洄游的方向来划分,可分为向陆洄游、离陆洄游、降河(海)洄游和溯河洄游等。 而根据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可划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 这三种洄游共同组成鱼类的洄游周期。 洄游鱼类分几种? 由于鱼类栖息环境的不同,洄游性质的不同。人们常常把洄游鱼类分成几大类。最常见的有: 海洋鱼类的洄游 完全在海洋中生活和洄游,同种鱼往往分成若干种群,每一种群有各自的洄游路线,彼此不相混合,各海区的鱼群有不同的变异特征,每个海区都分布有它自己的洄游群体。 1、小黄鱼 中国东海、黄海的小黄鱼可分为4个种群,分别有其自己的越冬、产卵与索饵的洄游路线。 2、抹香鲸 喜欢群居的抹香鲸,在洄游季节会以每小时十几海里的速度洄游。 溯河性鱼类的洄游 溯河性鱼类生活在海洋,但溯至江河的中上游繁殖。这类鱼对栖息地的生态条件,特别是水中的盐度有严格的适应性。 1、大马哈鱼(鲑鱼) 如北太平洋的大马哈鱼(鲑鱼)溯河后即不摄食,每天顶着时速几十千米的水流上溯数十千米,在洄游过程中体力消耗很大,到达产卵场时,生殖后亲体即相继死亡。幼鱼在当年或第二年入海。 2、凤鲚 像长江口的凤鲚等某些生活在河口附近的浅海鱼类,生殖时只洄游到河口,溯河洄游的距离较短。 降海性鱼类的洄游 降海性鱼类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淡水里而洄游至海中繁殖。由于海、淡水盐度不同,渗透压有差异,因此作溯河或降海洄游的鱼类,过河口时往往需要在咸淡水区停留一段时间,以适应这种生理机能的转变。 1、鳗鲡 鳗鲡是降海性鱼类的典型代表。欧洲鳗鲡和美洲鳗鲡降海后不摄食,分别洄游到数千千米海域后产卵,生殖后亲鱼全部死亡。其幼鱼回到各自大陆淡水水域的时间不同,欧洲鳗鲡需3年,美洲鳗鲡只需1年。中国的鳗鲡、松江鲈等的洄游也属于这一类型。 其实,除了洄游鱼类,还有半洄游鱼类。像我国著名的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鳙等都是半洄游鱼类。 半洄游鱼类是指淡水鱼类在淡水水域中从一种类型的水体到另一种类型的水体,以及栖居在浅海区或咸淡水区的鱼类进入江河的洄游。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江湖半洄游和河口干流半洄游。 江湖半洄游鱼类 江湖半洄游鱼类的幼鱼,半洄游习性也非常显著和有规律性。在出生的当年夏季,当它们已具备自由游泳的能力后,即沿岸溯游作摄食洄游。在支流的河口或湖泊的通江泄水口处,可以见到幼鱼鱼群奋力克服较大的流速,进入支流或湖泊中觅食。 河口干流半洄游鱼类 这些鱼类平时生活在河口或半咸淡水区,生殖季节进入江河,上溯至中、下游的适合场所生殖。 洄游鱼类与半洄游鱼类的洄游性质没有差别。它们不同的地方是洄游鱼类对产卵场有较严格的要求,洄游的距离较远,繁殖时期较为集中。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有些鱼类的洄游习性界于洄游和半洄游之间。有些定居型的鱼类,由于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大多不进行明显的洄游或半洄游运动,但在环境许可的条件下,如鲤鱼也可以进行湖河越冬洄游,春季又进行河湖摄食洄游。 洄游鱼类也好,半洄游鱼类也好。每个生命都为了活下去而努力,为了繁衍生息而历尽艰辛。 所以说,不论是人类还是鱼类,不论是春运还是洄游,这种因生存和血缘而起的迁徙,都令人无比激动。 纵然春运辛苦,洄游艰难,只要心中那番动力还在,一切都值得! 过年,回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