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6年全国大菱鲆(多宝鱼)养殖概况 1、近几年大菱鲆价格变化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菱鲆年平均价格逐渐降低,年平均价格从2012年的35——36元/斤,降低至2016年的14——15元/斤。由于长时间的价格低迷(养殖成本以下),致使近两年大菱鲆行业发生急剧变化。市场是残酷的,根据七好公司最新市场统计,养殖条件较差,养殖成本较高,成活率较低的养殖者由于无法长时间应对低迷行情,基本已经退出大菱鲆养殖业或者转养其他品种。 2、2016年养殖基本情况 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市场存鱼量约为1.2亿尾,较2012年高峰期存鱼量(1.9亿尾)减少7000万,较2015年减少2000万。2016年投苗总量预计约为6000万尾,为最近10年的历史最低,上半年投苗约3000万,下半年约3000万,较2015年下降20%。自2016年10月份鱼价开始逐渐恢复,出鱼速度明显加快,鱼棚周转加快,但是2015、2016年进苗少,从而导致2017年客户进苗需求较大,初步估计2017年鱼苗需求量约为1.1亿尾。 3、当前存鱼结构 从当前存鱼结构来看,待售商品鱼库存量约为1500万尾,半成品商品鱼量约为4000万,半斤以下(含苗)存鱼量约为6800万。根据目前市场商品鱼需求量及半成品鱼的生长速度来分析,库存量与市场需求量处于合理水平(1.5倍的市场走鱼量≤库存≤2倍的市场走鱼量)。但是半成品鱼存鱼量和半斤以下存鱼量较2015相比均有下降。这就意味着2017年年产商品鱼量将降至历史最低,没有特殊情况下,全年平均鱼价将在20元/斤以上。 二、2017年大菱鲆市场形势分析 1、春节前后价格较为平稳 根据当前商品鱼存鱼量和市场需求量来看,基本处于合理水平。虽然春节前后短期市场消费扩大,但目前的商品鱼库存完全能够满足,所以春节前后大菱鲆市场价格相对较为平稳,估计维持在22——24元/斤之间。 2、4-5月份存在一波价格小高峰 考虑商品鱼的供给(半商品鱼生长),目前商品鱼库存量只能维持2——3个月。但是在1——4月份大菱鲆养殖区水温降至全年最低,鱼的生长速度变慢,甚至有些地区鱼生长停滞,届时将会出现一波商品鱼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当前半商品鱼的存塘量分析,在今年的4——5月份将会迎来一波鱼价的小高峰。 3、2017年将迎来一波投苗小高峰 前两年行情低迷,养殖户惜售,养殖周转速度变慢,而导致进苗量减少。随着鱼价逐渐恢复,商品鱼陆续出售,闲置的鱼池将逐渐增多,届时将迎来一波进苗的高峰。 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如无意外情况出现,2017年将是养殖户丰收的一年。因此在新的一年里,养殖户朋友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抓住时机,及时进苗;二是坚持按照17369黄金养殖模式,降低养殖成本,养好鱼,养安全鱼;三是紧跟市场节奏,抓住高价出鱼;四是选择高品质的饲料,加强管理,保证成活率。 多宝鱼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鱼价下跌时,养殖户有的抱怨,有的悲观;而鱼价上涨时,有些养殖户忘乎所以,又开始不计成本。大菱鲆价格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样的变动规律?应该如何应对鱼价变动?今天与大家分享我们研究的结果。 1、鱼价形成机制 通过我们对全国各大档口的调研发现,大菱鲆收购价格基本上由各地的档口报价,然后由鱼贩按照档口的价格在市场收鱼。当鱼贩收不上来鱼的时候,档口为了保证稳定向酒店供货才会提价;反之,当市场供应充足时,档口批发商之间会相互竞争,为了抢占客户(酒店),会主动拉低鱼价。 上述价格形成机制印证了近年鱼价下降的根本原因:产量快速增长,但消费市场却萎靡不振,造成供大于求。 2、鱼价变动规律 由此可见,供求关系是影响鱼价变动的根本原因。根据2007年以来大菱鲆价格波动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价格波动呈周期性变化,三年(约40个月)一个大周期。根据七好论坛分析,2009年、2012年、2017年是这个价格高峰的顶点。鱼价低迷2年后,2017年价格会有所反弹,而2018年价格较2017年相比整体呈下降趋势。 (2)约11-14个月一个小周期。2015-2016年价格低迷,年平均价格分别维持在15-16、13-14元/斤之间。这一规律预示2017年价格将会稳步增长,2018年可能下滑。 未来几年,总体大菱鲆总体价格将维持在15-25元/斤之间,这是未来的趋势。 3、如何应对鱼价变化 根据价格波动规律及大菱鲆价格形成的机制,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规范养殖,杜绝药残。必须按照一套标准的养殖管理操作(17369技术模式),控制成本,提高成活率,为市场提供优质、健康美味的多宝鱼。 第二,适时出鱼,及时进苗,稳定供需,稳定鱼价。 违背市场供求关系,一味的憋鱼,从短期来讲可能会抬高鱼价,但是从长期来看,会导致商品鱼严重积压,而造成鱼价快速下滑。以今年为例,1月份鱼价不到10元/斤时,大家都不卖,到2月份鱼价16时,开始集中抛售,结果鱼价快速回落至13元/斤;而今年9-10月份情况恰恰相反,鱼价16时,各地陆续开始出鱼,凭借两节期间旺盛需求,积压库存逐渐消耗,鱼价稳步上升,到11月份,库存消耗殆尽,鱼价也能够稳定保持在25元/斤左右。试想,如果9-10月大家集中憋鱼,而11月份高价时集中抛售,鱼价根本不会稳定在25元/斤,很可能再次跌破16元/斤。因此,鱼价任何波动,都由供求关系决定,养殖赚钱,不在一时,而在长久。适时出鱼,及时进苗,不被当前鱼价左右,才是最后的赢家。 第三,建立品牌,扩大需求。以“安全”和“可追溯”建立多宝鱼知名品牌(鲆安多宝TM),开拓消终端费市场,增大家庭消费的量,扩大市场需求量。通过品牌建设与差异化,进一步提升鱼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