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各鱼类体表溃疡病(烂身病)的症状和防治(不要与赤皮病混肴)

来源: 水花鱼| 2018-3-19 17:03
鱼在生存环境中,鱼的体表直接与体外的生存环境触及,承受水环境变化以及捕捞等外来因素的阻扰,因此,鱼类的体表病在鱼类病种中是发现率最多的病类,尤以体表溃烂、充血、霉烂为主要表征体现,并且很多体表病如赤皮、烂鳃、出血往往都同时并发且部份症状极为相似,更甚者,鱼类溃疡病特别极易与赤皮病和打印病混淆,有时虽然对"赤皮病"穷尽了一切手段和方法,但还是出现病情更加严重并且病情失控了,那么,鱼病可能就不是赤皮病而是溃疡病了。

  患病南方大口鲇体表溃疡灶坏死(汪开毓)

鱼类溃疡病,又叫烂身病,最主要的体征表现是身体上出现浅的、裸露的疮,通常颜色发红,有时也在鳍上出现。红疮可能形成第二次感染,其中最明显的是水霉菌。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上受损害的区域扩大并且连在一起。最常受到侵害的是冷水鲤科鱼类,尤其是金鱼和锦鲤等观赏鱼类。  

    患病鲤鱼体表形成溃疡灶(汪开毓)

一、病原

鱼类溃疡病可能是嗜水气单胞菌嗜水亚种、革兰氏阴性菌以及由各种不同的丝囊霉菌等引起,并且革兰氏阴性菌也总是在该病的继发性感染中对病鱼造成进一步损伤。

鱼类溃疡病属高接触传染性的疾病,可以通过鱼、鸟、网具等传播。 锦鲤身上通常含有不同种类的细菌,感染可能单纯是表皮上的 。 金鱼身上经常出现慢性败血症,导致水肿和死亡。

  患病鲟鱼体表形成溃疡灶(汪开毓)

二、流行情况

鱼类溃疡症危害多种养殖品种,特别是乌鱼、加州鲈、齐口裂腹鱼(雅鱼)和大口鲇(鲶)等养殖品种的危害较大,水温在15 ℃以上开始流行,外伤是本病发生的重要诱因,这一点和水霉病、赤皮病相同。

鱼类溃疡症是野生及养殖的淡水与半咸水鱼类季节性流行病,1971年发现于日本养殖的香鱼。1971年发现于澳大利亚的灰鲻。此病大多在低水温期和大降雨后发生。

   患病齐口裂腹鱼体表形成溃疡灶(耿毅)

三、症状和病理变化

发病初期,体表出现斑状出血,鳞片松动;之后病灶部位鳞片脱落,表皮发炎溃烂,周缘充血,随着病情发展,病灶扩大,并向深层溃烂,露出肌肉,有出血或脓状渗出物,严重时肌肉溃疡露出骨骼和内脏,最后死亡。

   患病南方大口鲇体表形成溃疡灶(耿毅)

患病鱼早期不吃食,鱼体发黑,漂浮在水面上,有时变得不停地游动。在体表、头、鳃盖和尾部可见红斑;在后期会出现较大的红色或灰色的浅部溃疡,并常伴有棕色的坏死,在躯干和背部往往出现一些区域较大的溃疡灶,继而引起大量死亡。

对于特别敏感的鱼如乌鱼,损伤会逐渐扩展加深,以至达到身体较深的部位,或者造成头盖骨软组织和硬组织的坏死,使活鱼的脑部暴露出来。


四、溃疡、烂身的发生原因

1. 机械损伤导致体表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感染

主要有养殖过程中的拉网、捕捞、转塘等操作不慎容易导致体表的机械损伤。此外,过大的放养密度也是导致机械损伤的诱因。

寄生虫寄生导致体表的机械损伤,进而引发细菌继发感染。一方面是由于寄生虫(斜管虫,车轮虫,小瓜虫,锚头鳋等)的寄生给鱼体本身带来的机械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寄生虫的寄生,导致鱼类出现不安,在固体物上面摩擦带来的机械损伤,从而导致细菌的继发感染。

2. 维生素的缺乏或者外部毒素(氧化油脂,霉菌毒素)的作用


有研究证实维生素C的缺乏能够导致斑点叉尾鮰等鱼的体表出现溃烂。氧化油脂能够破坏饲料当中的多种维生素,氧化油脂和霉菌毒素同时也能够损伤机体消化道,肝,肾等实质器官,降低鱼类的体质及免疫力,从而为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创造了条件。

3. 病原微生物通过除体表的其他途径(如消化道)造成鱼类机体的全身感染,继而引发体表组织炎症和坏死,形成溃疡。


比如,感染了诺卡氏菌的加州鲈以及生鱼,往往在体表形成溃疡灶,进而引发烂身。

   患病金鱼体表形成溃疡灶(仿R. Roberts)

五、诊断方法


将溃疡病灶四周感染部位的肌肉压片,可以看到无孢子囊的丝囊霉菌的菌丝,结合流行病学与症状可进行诊断。

1. 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并通过组织学方法确诊。

2. 病灶四周感染部位的肌肉压片可看到无孢子囊的丝囊霉菌的菌丝(直径1.2~3微米)。刮开损伤部位后通常可以看到霉菌、细菌并发寄生虫的症状。

3. 确诊需进行组织病理观察。

    患病南方大口鲶头部形成溃疡灶(汪开毓)

六、防治方法


大型水体发病条件下控制该病几乎不可能。若该病在小水体和封闭水体里暴发,通过消除病鱼、用生石灰消毒池水、改善水质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

1. 在捕捞、运输、放养及养殖的过程中勿让鱼体受伤,在放养前进行消毒。

2. 清除病鱼,消毒池塘水,改善水质。

3. 鱼塘经常用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含氯类消毒剂消毒,调节水质。

4. 定期投喂免疫增强剂,以提高鱼体的抗病力。

5. 饲料提倡营养均衡,不携带病原,尽可能消毒并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等。

6. 发病时,采用氟苯尼考等药物外消与内服同时进行,可收到较好效果。每千克鱼体重用20~40毫克,拌料投喂。

7. 治疗不复杂的溃疡感染相对容易,可使用专门配制的含有恶喹酸的饵料,或者使用新型专用的抗溃疡处理剂。

8. 治疗可能受到原生动物或者皮肤吸虫造成第二次感染的影响,第二次感染也应该治疗,食盐是有用的辅助处理剂。

9. 全池泼洒氯杀灵或强氯精0.3~0.5克/立方米,或二氧化氯、溴氯海因0.1~0.2克/立方米。

10. 拌饲投喂病原敏感性药物,如氟苯尼考10~20毫克/公斤体重/天,连用5~7天

11. 施用杀灭细菌及治疗溃疡病专用药物。

收藏

已有75 人点赞

  • 游客491

    游客491

  • 游客601

    游客601

  • 游客544

    游客544

  • 游客193

    游客193

  • 游客805

    游客805

  • 游客889

    游客889

  • 游客220

    游客220

  • 游客644

    游客644

  • 游客189

    游客189

  • 游客862

    游客862

  • 游客658

    游客658

  • 游客181

    游客181

  • 游客23

    游客23

  • 游客360

    游客360

  • 游客271

    游客271

  • 游客630

    游客630

  • 游客909

    游客909

  • 游客95

    游客95

  • 游客694

    游客694

  • 游客865

    游客865

  • 游客827

    游客827

  • 游客332

    游客332

  • 游客376

    游客376

  • 游客968

    游客968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