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通心粉社区 首页 水产 养殖技术 查看内容

注意!鱼翘尾巴可能是生病了!该怎么治?

2018-3-29 09:15

入春以后,万物复苏,各类水生生物经过了一整个冬季的蛰伏,随着气温水温的升高,生长发育的速度也逐渐加快。但随之而来的是水体的各种病菌、寄生虫的活动也逐渐增强。由于春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并且鱼体质经过一个冬季的消耗造成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也随之减弱。本文就春季常见鱼类寄生虫及细菌病的防治作简单介绍,供交流探讨。

 一、水霉病

水霉病是鱼类的常见真菌之一,主要在水温较低的时候易发病。病鱼体表长有棉絮状白色菌丝,鱼体消瘦,摄食减退,离群独游,在晴天经常可见病鱼浮在水体表层。在拉网,放苗,及草鱼、青鱼等疫苗注射时由于操作原因,鱼体表破损及未做好消毒处理以致水霉菌感染。

防治方法:1.在冬季清塘时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2.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并在疫苗注射等操作后,利用水霉菌对盐敏感的特性使用3%食盐水浸浴10分钟左右。3.使用水霉净(主要成分为硫醚沙星或水杨酸等)泼洒消毒,并可结合使用抗生素如恩诺沙星等拌料投喂,防止水体的其他病原菌侵入鱼体。



二、中华鳋病

中华鳋往往寄生在草、青、鲢、鳙、鲤等鱼种鱼鳃上,打开鳃盖,肉眼可见在鳃丝末端许多白色的小蛆即中华鳋。鲢、鳙鱼感染后往往在水中尾鳍露出水面,故又有"翘尾巴病"之称。病鱼出现离群独游现象,鳃丝发炎、肿胀、颜色发白。严重时,病鱼常因呼吸困难、伴随继发性感染引起死亡。该病尤以对草鱼的危害最为严重。

防治方法:使用鱼用敌百虫全池泼洒,杀虫后使用戊二醛苯扎溴铵合剂消毒,预防病菌继发性感染。



三、小瓜虫病

小瓜虫隶属原生动物门,小瓜虫属,寄生在鲤鱼、草鱼、鲫鱼、等多种鱼类身上,并导致大量苗种甚至成鱼死亡,是渔业生产中常见的鱼病之一。寄生在淡水鱼体的小瓜虫为多子小瓜虫,其生活史有成虫期、幼虫期和包囊期,寄生在鱼体表及鳃丝上,刺激鱼体组织增生形成白色的小囊泡,因此小瓜虫病又被称为“白点病”。

小瓜虫生长的最适水温是15~25 ℃,通常在20~25 ℃最易感染宿主,一般情况下当水温达到30℃以上时,通常不会发生小瓜虫病。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增加温度可使小瓜虫的生长加快。

防治方法:对寄生虫的防治须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先腐而后生虫,在放苗前进行彻底的清塘及坚持做好底质改良能有效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在摸清病因、病理的前提下,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 预防为主。在病害发生时,常使用辣椒+老姜混合熬煮液及市面常见的青蒿末、苦楝制剂泼洒,对小瓜虫均有明显驱离杀灭作用。



四、指环虫病

指环虫是鱼类寄生虫中常见的单殖吸虫,其生活史为受精卵—孵化—幼虫—寄生—成体—受精卵,平均寿命为1个月。指环虫在温暖季节能不断产卵并孵化,自受精卵从虫体排出后,卵漂浮于水面或附着在其它物体或宿主鳃上、皮肤上。一般需7天时间孵出幼虫,纤毛虫幼虫在水体中自由游动,寻找宿主。当有大量寄生指环虫时,病鱼鳃丝粘液增多,全部或部分曾苍白色,鳃部浮肿,容易导致继发性感染引起烂鳃。当水体黄浑,鳃丝寄生虫数较多时,易造成鱼体窒息死亡,死亡鱼体出现嘴部张开症状。

防治方法:在指环虫病的防治中,常用甲苯咪唑对虫体进行杀灭,杀虫后做好消毒工作。甲苯咪唑杀灭指环虫的作用原理为作用于虫体内能量循环,这也决定了指环虫在该药物作用下需经较长时间才能死亡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

收藏

已有577 人点赞

  • 游客45

    游客45

  • 游客907

    游客907

  • 游客179

    游客179

  • 游客23

    游客23

  • 游客91

    游客91

  • 游客935

    游客935

  • 游客21

    游客21

  • 游客660

    游客660

  • 游客359

    游客359

  • 游客336

    游客336

  • 游客288

    游客288

  • 游客554

    游客554

  • 游客315

    游客315

  • 游客881

    游客881

  • 游客462

    游客462

  • 游客749

    游客749

  • 游客157

    游客157

  • 游客602

    游客602

  • 游客890

    游客890

  • 游客299

    游客299

  • 游客709

    游客709

  • 游客956

    游客956

  • 游客72

    游客72

  • 游客68

    游客68

通心粉二维码

最新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热门资讯

      热门视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