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地区叉尾鮰发病现状 斑点叉尾鮰(IetalurusPunetaus)又称沟鲶、钳鱼,属于鲶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淡水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性广、抗病力强、骨刺少、肉质上乘等优点。斑点叉尾鮰于1984年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从美国引种进入我国,于1989年人工繁育成功,经过多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四川乐山地区已成为叉尾鮰主养区域之一。 每年三月为叉尾鮰发病高峰期,2018年乐山地区早春气温回升较快,3月初开始已在乐山青平、普仁、茅桥、分全、童家、纯复等地大量出现叉尾鮰发病死鱼现象,死亡率最高可达70%,与2017年相比,2018年鱼病爆发时间提前,且病鱼症状有了较大不同。 叉尾疾病爆发,死亡严重 主要病原菌:微小弧菌;柱状黄杆菌 症状:病鱼离群独游,反应迟钝,头朝上尾朝下,悬垂于水中,有时呈痉挛式的螺旋状游动,继而发生死亡。头部及颌下出血,鳃丝发红肿胀但无腐烂情况和淤泥附着。受感染的部位,头、躯干、鳍条出现淡白色斑块,病情加重时,受感染区域出现严重坏死,皮肤受损,表皮被破坏,导致广泛溃疡,肌肉发炎裸露,脾、肾肿大和坏死,胃膨大,肠道充血、发炎, 此时多伴有水霉寄生。 头部充血,鳃丝肿胀 体表出现淡白色褪色斑块 脾肾肿大坏死 二、叉尾鮰发病原因分析 1、种质资源退化 自1984年叉尾鮰引入国内后已有24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苗种均属自繁自养、近亲繁殖,加之很多无良苗种商家为了提高苗种成活率,在孵化阶段超剂量或浓度使用抗生素,逐渐导致了叉尾鮰种质退化、耐药性增加以及抗病力减弱。 2、盲目用药 针对近几年叉尾鮰日渐增多的疾病爆发,养殖户多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多表现为抗生素的滥用,药物之间配伍不科学,给药途径上的缺陷,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预防治疗效果,反而对鱼体的肝胆造成较大程度的负荷和损伤,间接降低了鱼体的自身抵抗力。 3、日常管理不当 叉尾鮰目前疾病爆发出现了两个高峰期,头年11月底和来年3月初。头年到了养殖末期,养殖户为了抓住最后的生长高峰时期,往往在10月底11月初会加大投喂量,鱼体在越冬前往往内脏负荷较重,加之水温迅速降低,此时容易造成应激。此外,叉尾养殖在越冬期养殖户会选择停食,肠道内长期无食物会导致肠道萎缩,肠绒毛脱落,越冬完后进食往往容易造成肠炎。 4、水质变化频繁 早春水体水质较差,水中有益藻类基本死亡,水环境稳定性较差,加之乐山地区今年气温回升较早,导致昼夜温差较大,容易引起倒藻和返底现象;同时3月出现过两次大规模降温,鱼体应激反应严重,25-26日突然降温后叉尾鮰死亡量明显增加。 三、叉尾鮰疾病防治策略 1、早改底、勤肥水 早春水温回升后,尽早改底能有效改善底质条件,杀灭底泥中滋生的有害病菌和虫卵,此时建议使用通威底改(250g/亩米)+通威高氧(250g/亩米);改底后及时肥水,低温肥水推荐使用黄金肽(1-2kg/亩米) +藻菌多肽(1-2kg/亩米)。 2、科学的投喂 开春后水温达到7-8度时即可逐步开始投喂,前期投喂量切勿过大,此时鱼体处于体质恢复期,经过了一个冬季的越冬后肠道处于萎缩状态,投饵率多控制在0.2-0.5%,待鱼体逐步修复肠道,恢复正常的消化吸收后可慢慢恢复到正常的投饵量。 3、预防为主 叉尾爆发性疾病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尚无特效的治疗办法,目前多以保守治疗为主,此时切勿使用刺激性较强的外用药物如二氧化氯、杀虫剂等,在发病高峰期来临之前推荐使用通威肽给力进行预防治疗(5千克/万斤鱼),同时可进行改底和解毒增氧工作。 转载声明: 本稿为通心粉社区独家原创,文中图片均为樊老板家的情况,凡转载请按以下格式: 来源:通心粉社区 http://www.tongwei.cn/ 作者:四川通威 赵峰 吴杰 未按照以上要求进行转载,均视为侵权,谢谢合作! |